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教授在上海干教中心“知识与创新每月论坛”的演讲 葛剑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气候变暖了吗? 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变暖趋势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也就是说未来不是变暖而是变冷。 近年来,地球上好像很少有人不再关心环境问题。首先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全球变暖。到底地球是不是会越来越热,会热到什么程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怎样来看这个问题?到底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 曾经有报道说,上个世纪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世纪。究竟情况怎么样?我觉得很难说。首先我们现在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情况知道得非常有限。迄今为止,全球最老的一个现代气候观测站建立的时间不会超过200年。中国大多数地方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才有气象站,记录降水、气温等变化。所以我们讲一两千年前哪个地区的气候怎么样,并没有现成的准确的数据,而只能依靠间接资料。还有,气候变化是有周期的,有的周期比较短,比如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个规律比较容易把握。有的周期非常长,比如300年,甚至更长,因此就算根据目前已知的一些数据,我们还是很难判定气候变化的那根曲线是继续在上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而且,全球大部分地方是海洋,还有很多是无人区,气候资料匮乏。偏偏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关系特别重大。比如南极,面积只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但它上面的冰雪占了全球的70%,淡水资源占全球的90%。这个地方气候稍微有些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一个北京或上海要大得多。 我们现在对人类活动注意观察比较多,但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缺乏实质性进展,很多变化原因讲不清楚。正因为如此,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变暖趋势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也就是说未来不是变暖而是变冷。 对于到底二氧化碳是不是全球变暖的因素,其实也是有不同意见的。美国到现在为止不愿意接受京都协定书,它表面的理由就是二氧化碳是致暖因素证据不足。当然也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是如果撇开这些政治经济军事因素,这个结论也未必百分百正确。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来看一下。发现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已经不止一次了。比如甲骨文里多次提到“象”,也就是野象。而且记载了象的活动。甲骨文大多是在今天河南安阳殷墟一带发现的。商朝首都殷,已经在今天黄河以北了。各位一定注意到,象生长在亚热带、热带,上海可以养象,但象是不能在野外过冬的。但当时黄河以北野象到处可以找得到,证明当时的黄河流域气温要比今天高。竹子喜欢温暖。今天在淮河以北已经难以找到大片的天然竹林。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有很有名的竹园。这片竹园一直到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堵塞黄河决口的时候还在派用场。这都是历史上比今天热的。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今天冷的呢,也有。比如南宋的时候,太湖上全部冰冻,人跟车可以在冰上走。又比如说宋朝时,福州的柑橘树冬天被冻死了。这个情况今天也少见证据。 所以我们看,历史时期极端气温,都曾经出现比今天更冷或更热。这说明什么?当时人口比今天少得多。商朝最多一两千万人,南宋大约1亿人,今天哪怕穷乡僻壤消耗的资源、污染也很可观。说明气候的变化并不完全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还有自然本身的原因。 这是我们拿气候作例子。正因为如此,我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该看到,全球变暖是近一阶段的现实。这没有问题,但这未必是未来唯一的可能。也许什么时候平了,也许什么时候开始下降,都有可能。 但总的看来,全球气温还在上升。这是其一。其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目前还很难确定。其三,人类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利影响,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尽管它未必是唯一原因,但人类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因素,这没有坏处。但是同时,也要更加密切注意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作为科学家来讲,有这个责任。一旦真正的原因找到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就算气候变暖成为事实,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人类就没有前途、就倒退、就毁灭呢?我不这样认为。三四千年前,中国的气温比现在高,当时的人既没有电扇,也没有空调,也过来了。我们今天就难道一点出路也没有吗?如果说太平洋小岛担心气候过热,但中国幅员那么广,也许广州过热了,哈尔滨的气候正好呢,有调节的余地。何况事物是很复杂的,在有些地方变成沙漠的同时,有些地方变成绿洲了。根据科学研究,撒哈拉沙漠一万年前很多地方还是漂亮的绿洲,也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到今天为止撒哈拉沙漠地下水还是很丰富的。今天的利比亚,有几个沙漠城市很发达,就是缘于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还有石油。所以并不是绝对的。有人跟我说,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40米,那不完了吗?但是你为什么不看另一面,地球不是实心的,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落到海里面,说不定还把陆地抬上来了呢。我请教了地质结构专家,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所以我们对气候变暖也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盲目悲观。何况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慢。至于说海平面升高,荷兰的1/4-1/3国土比海平面低,不也靠大堤这样过来了吗? 灾害变多了吗? 自然灾害的程度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呢?也不一定。比如说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十大地震之一,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死24万,伤16万。但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陕西华州发生大地震,波及七省,全部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00万。 近年来,大家觉得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了。但如果跟历史上情况比较,这里有很大问题。有学者列了一个表,商朝时候平均每年一次灾害,周朝两次,清朝100次,现在500次,不是越来越厉害了吗?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前提,商朝有多少资料,现在有多少资料?历史越久远的年代,史料越少,离现在越近,史料越多。现在统计出来看,就好像灾害越来越多。 还有很多史料,因为作者参照体系的不同,记载的结果也不同。比如本来生活在热带的人,一到了寒冷地方,就说这气候是有史以来最冷的,但当地人可能觉得今年也不算多么冷啊。所以读者看到资料,一定要想想写的人是什么眼光。我们今天认为是灾的,也许历史上不算什么灾。比如沙尘暴,我们认为越来越厉害。但是科学家经过数据测量,发现沙尘暴并不是越来越厉害,而且这几年还算好了点。问问年纪大的北京人,他们说以前每年春天都刮风,了不得的。但为什么现在那么重视呢?因为现在参照系高了,生活质量要求提高了。所以光是根据感觉来讲是不对的。另外中国向来注重天人感应,部分灾害的记载其实出自政治需要。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个皇帝在位的时期灾害的记载特别多,比如明朝的崇祯,可这些灾害都是谁记的呢?都是下一个朝代记载的,不过是想证明改朝换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自然灾害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越来越频繁了。自然灾害发生数量的规律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更多的探讨。 自然灾害的程度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呢?也不一定。比如说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十大地震之一,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死24万,伤16万。但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陕西华州发生大地震,波及七省,全部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00万。另外根据日本、南美的数据,也没有证据表示最大的地震一定发生在工业化以后。再看洪水。黄河水灾很严重的。20世纪黄河中游测到的洪水量最大是23000立方米/秒,就叫23000个流量。20世纪下半期,测到的最大流量是18000个流量。如果到20000个流量左右,情势就已经十分紧张了。但是清朝道光年间,发生过一次洪水,它在河南三门峡到陕县的流量达到了36000。如果现在出现这样的灾难,简直不能想象。我们还可以举旱灾等其他例子,也可以说明它不是越来越严重。 那么,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应该承认人类活动是加剧了自然灾害。人类砍伐森林,当然加剧了水土流失;人类在一些很脆弱的地区,比如说黄土高原某些地方,盲目开垦,当然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增加。 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它既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也能为人类防灾抗灾提供可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可以用它破坏环境,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减少灾害。比如说,地震后有生命探测器,用仪器可以探测到人的呼吸,可以有的放矢去施救。又比如说现在很多灾害可以预报的。只看到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应该全面对待科学技术。 第三,即时预报预测能够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有没有预报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宋朝最后的残余力量退到了崖山(今广东海宁岛一带),就是一阵台风,十万人全军覆没。但台风现在是可以预报的,尽管我们没办法去干预台风,消除台风,预报也还不太准,可毕竟是可以预报的。比如浙江省这两年都有台风,第一次预报的时候,台风来了,动员老百姓走,有人不走,结果造成损失,第二次预报来的时候大家都撤离了,几乎没有损失。在中国历史上,造成影响最大的是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旱灾到来缓慢,等到人支撑不住想走出灾区,发现已经走不出去了。今天,依靠准确的预报和方便的交通,已经不会造成这种损失。 总的来讲,稳定的社会,有效的组织,高素质的人口,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物资都是消除自然灾害影响的有利条件。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往往导致人口下降一半,甚至死掉2/3。这些灾害往往就发生在政权更替、国家分裂的时期。这种情况下,统治者也稳定不了,社会体系混乱,小小的灾害就能造成损失。所以稳定的社会是很重要的。 有效的组织,比如日本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应该承认,日本在防治地震灾害方面的组织也是最有效的。如果在日本这样的房间作报告的,墙壁上会标出地震来了怎么走法。每年它要进行演习,全民参加,真的发生事情井井有条。那年阪神地震,死了不到4000个人,如果这个灾害放在其他国家,损失要到几十万人口。而且地震当中没有发生抢劫、盗窃,当时断了水,有些超市都赶快把储存的矿泉水拿出来卖,而且一人只能买一瓶,电话线路通的让人赶紧打电话。组织好就出现这个情况。相反美国洛杉矶趁火打劫都出来了。有效的组织的确在灾害救援中起到重要作用。 先进的技术也是需要的,还有丰富的物资。灾害很多情况不是直接造成的,而是间接造成的,中国很多灾害,恰恰不是当场死,而是饿死的,营养不良死的。 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吗? 改变与破坏,只有程度差别,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人类的任何进步都不得不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不要把这个事情看那么严重。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自然为人类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能否成为现实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我们地球从产生到这么多物种,人类只不过是万物之一,但为什么人能成为万物之灵,这是凭了人类自身的努力,不是自然对人的偏爱。现在一般说法,认为人类产生在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绵延6000多公里,像地球脸上最长的疤痕,这里面任何地方发生剧烈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物种的变化。但是为什么人就出来了,这跟人自身努力有关。而人从早期的人变到现在,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在变。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念,人类自己的努力非常重要,绝不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第二,我们得认识到,人类的任何进步都不得不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不要把这个事情看那么严重。人类发展那么久,一点都不改变环境?不可能的。学会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本来都吃生的,现在都吃熟的了,本来利用洞穴,现在都知道取暖了。但这个过程中,多少树木,多少柴禾被烧掉了?“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诗《卖炭翁》中的句子。卖炭翁在秦岭里面伐树烧成炭,然后卖给长安城里面的达官贵人,供他们冬天取暖。唐朝200多年烧了多少炭,砍了多少树啊,但是你能说这一定是退步吗?唐朝这样发达的文明,冬天就得靠炭来维持。 城市是人类重要的文明标志,但是这也在改变环境。罗马、北京、长安的出现破坏了多少自然环境,但你能说这不是一大进步吗?甚至农民种地也在改变自然环境。有人说我们要天然的,但是今天有什么东西是天然的?都经过人类的改变了。 可以说,改变与破坏,只有程度差别,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虽然我们不希望这样做,但作为唯物主义者、研究历史的人,得承认这个事实,没有哪个国家的繁荣不改变环境。但我这样讲,是不是听任人破坏自然?当然不是这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有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人类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一开始人的破坏是必然的,因为人在不了解自然规律之前,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不然人就生存不下来了。人发达了以后,逐步掌握了自然规律,有了比较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慢慢地从必然走向自由。如果一开始人类不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是没办法生存下来了。比如原始人,一开始生存要和动物斗,不斗就给它吃掉了,慢慢慢慢才学会了驯养。什么时候到真正和谐呢?是人既有了科学技术,又有了比较好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平衡和自由。 另一方面,现在人类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有时候还要伤害动植物,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现在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造了新的屠宰场,猪进去以后,用温水洗澡,听轻音乐,最后猪进入屠宰线,进去的时候很舒服,传感器给它产生不痛苦的电压,刚好让它晕倒,然后一刀杀掉,安乐死。但再怎么样还是把它杀了。再比如,我们到南极去,在南极保护的公约里面就有一条,如果考察队员碰到了生命危险,可以适当地掠杀海豹。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人和动物之间,人还是重要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体现人的价值。现在也有这个情况,农民给老虎咬伤了,说你们保护动物,谁来保护我们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护他,如果他被老虎咬了,主张动物保护的团体或政府应该保护他,给予补偿。因为老百姓保护环境作出了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人和自然才能慢慢和谐。否则这个和谐是谈不上的。我们还要考虑到有很多标准是相对的。比如说西方人对韩国人吃狗肉不理解,觉得他们野蛮。我跟西方人讲,韩国人吃的狗,不是你养的宠物。你说残酷,你们吃牛肉,印度人说牛是神牛,这不也残酷吗?这里面还有文化上的标准。什么东西牵扯上人文,就没有完全的标准了。哪怕过一万年,人类也达不到统一的标准。那么怎么办呢,相互之间要有一点宽容,这样才能慢慢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过程是相当长的。 要达到和谐,人类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这中间不仅需要正确的观念,还要有科学的技术。 我们这些年一直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是现代人的解释,过去更多地讲皇帝就是天的代表,这是天人合一的本来解释。现在解释成人和自然和谐,这是对的。但是就算你知道了,就做得到吗?晚清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已经知道了把山上的树砍掉会引起当地江河淤塞,加剧水灾旱灾,但照样砍。为什么呢,人要活下去啊,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当然,只有正确观念,没有科学技术,好心也办不了好事。东晋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家里出了瘟疫,当官的就不上朝了。但有些大臣不平衡,拿了皇帝的俸禄怎么能不上朝呢,结果上朝,死一大片。不能说这些人观念不对,观念对啊,但他没有科学技术。这样来看我们历史上的环境思想、人地关系的见解,就可以看到,的确有它先进的方面,但是也有不足的一面。 归结下来,我认为对待未来的变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八个字:不应无忧,无需过虑。 为什么不能无忧呢?因为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今天一天消耗的能量,增加的人口可能等于历史上很长的阶段,特别像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悠久意味着,很多物资的应用比人家长得多。我们不仅人均资源比不过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洲等,家底也用得差不多了。从世界上看,很多国家在发展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人口大量密集,何况我们对很多自然规律还不知道。所以不能无忧。 另外也应该看到,满足了上面讲的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后,我们至少可以预见到未来,做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我们讲中国缺水,水质不高,但是看看世界上,以色列,以前是阿拉伯人游牧的地方,它的水量比我们低得多。但他们自建国始,就逐步把全国的水统一起来管理,逐步把明渠改成暗渠,减少蒸发与渗漏,实行大规模喷灌,把喷灌又改成滴灌,直接滴到根上去,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水资源。所以以色列不仅出口花卉、蔬菜、水果,还出口节水技术。我们上海很多节能节水技术都是以色列进口的。再比如日本,石油、天然气资源几乎为零,但它照样有石油化工产业,还一度将石油化工厂办在国外,出口化工设备。所以说我们还是有很大余地的。^ 【专题名称】生态环境与保护 【专 题 号】N2 【复印期号】2007年06期 【原文出处】《解放日报》(沪)2007年48期第⑧页 转载自复印报刊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