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各位专家的发言十分中肯,十分精彩,很受启发,许多意见我都很赞同。我谈一点体会和认识,也可以概括为几个字: 第一是“实”,即实事求是,存真求实。指导思想很明确,贯彻始终。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历任封疆大吏数十年,对晚清历史,对近代中国影响很大。其生前死后,或褒或贬,评骘不一。如何编纂一部全面反映李氏生平的文献资料,难度很大,极不容易。前人对此做了许多工作,最有影响的是吴汝纶编的《李文忠公全书集》。吴汝纶是李鸿章十分倚重的幕僚,长期身处李氏幕府,对李知之甚深。吴又是著名学者,桐城派文学大家,与李鸿章同是安徽人,有同乡深谊。吴氏出编李氏全集,当然是最为合适的人物,具有权威性。吴编全集编成刊行后,影响大,使用多,流传广,在搜集整理李鸿章文献资料方面功不可没。 但吴编李鸿章全集又因时代的局限,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缺陷。主要问题在于其编纂宗旨失当,偏离了整理编纂文献资料的实事求是客观准则。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声望大落,众口悠悠,罪李、倒李之声不绝如缕。在吴汝纶看来,其中有许多诬枉不实,甚至是诽谤。所以吴氏以“辩诬止谤”为其编纂之宗旨,要为李辩诬,为李止谤。在其致友人信中更直白:“某区区欲删定合肥文集,不欲使贤相令名淹没于悠悠之口,以为功名本木具在此书也。”《吴汝纶尺牍·与周玉山书》,第104页,黄山书社以此为准绳,吴对李氏文稿作了主观的取舍删削,已搜集到的1700余万字文稿,编成时仅存700余万字,其中如甲午战后的文稿,绝大部分都弃而未收,这就使吴编李鸿章全集缺乏应有的完整性,既失之真,又失之全,留下了令后人遗憾的缺陷。这不能不说是因其主观片面的指导思想所致。 新编的《李鸿章全集》,充分利用了吴编全集的成果,又注意到吴编的偏颇和缺陷。工作伊始,便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出李鸿章一生经历时间跨度大,活动涉及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其文献资料信息量非常之大,是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新编全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理文化遗产,挖掘历史资料”。要求实事求是,深入挖掘,广收博采,认真考订,不以其功掩其过,也不以其过湮其功,编出一部能够反映李氏生平各个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提供翔实可靠的全面、完整的李氏文献资料,为学术研究服务。应该说,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文献古籍整理工作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是“全”,这是新编李鸿章全集的一大特点。 在文献整理工作中,历史人物的文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古往今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都有个人文集、全集传世,对研究其人、其事及其时代有重要价值。但是“全集不全”、“全集难全”,似乎已是编纂历史人物全集难以避免的遗憾,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客观的,山于各种原因,难于齐全:一是主观的,即编者力所难及或未尽其力,更或有意删减。新编李鸿章全集在努力求全这一点上,做了艰苦辛勤的努力。不仅充分利用了前人搜集整理的成果,又极大地丰富、充实超越了前人的工作。 新编全集的最终成果规模宏富,总量达2800万字之多,超出前述吴编全集2100万字,为吴编全集总量的四倍。而内容之丰富、完整又极大地补充了吴编全集的缺失。例如甲午战后在吴编中为吴删弃不收的,新编全集依据吴汝纶原来编就而未收的详本底稿,经过认真考订,全部恢复,而且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中得到很大的增补。又如李鸿章生前有大量书信,以前刊出的最主要的函札,是李鸿章幕僚于式枚所存李氏遗存函稿,即《李文忠公尺牍》。新编不仅全部收入,又将所能寻访到的已刊未刊李氏函稿收入,总计达800万字之多。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所收朋僚函稿中,同治四年至同治六年佚缺,此次新编则已全部补齐。更重要的是新编全集奏议部分收入了大量清宫原始档案文献。新编全集文献收集范围也极为广泛,涵盖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所藏未刊、已刊文献,还扩及其他各方面已刊、未刊李氏文献资料。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已远远超越前人收集、整理李氏文献资料的工作和成果。新编李鸿章全集虽然不能说已是搜罗无遗,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个人文集中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个人文集,名为全集,名副其实。这既是新编全集的突出特点,也是新编全集的一大贡献。 第三是“珍”。新编李鸿章全集规模宏大,所收文献包括奏议、电报、信函、诗文四大部类,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晚清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鉴于李鸿章的政治历史地位及其涉足的重大历史活动和事件,其遗存文献资料足可概见其重要价值,其中,未刊文稿占了全书约三分之二,更尤为珍贵。 奏议在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來源于李氏幕僚抄录的底本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是原始档案资料,总数约为1500万字,占全书之55%。其中有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时弃而未收的折、片,更有当时奏呈后大量留中未发的密折。这批密折,以往密藏宫禁,尘封甚久,极难得见。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电报是当时最为快捷的信息工具。李鸿章自同治元年署江苏巡抚起,此后四十年间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除上奏朝廷的折片之外,晚年大量利用电报奏报军政大事,传递公私信息。吴汝纶曾说“后十年机要事件,皆在电报”而且“不肯倩人代办,必出亲裁”。于此可见这批电报资料非同一般的资料价值。据统计,新编全集收入的电报总计达1.4万件,未刊者多达八千件。其中有大量有关甲午战争战况的电文,对于了解和研究李鸿章在此期间对战争的判断、决策,至关重要,十分有用。 新编《全集》还收入了大量李鸿章往来公私信函和家书。这些信件极为分散,虽然寻访搜求不易,但所得数量也很可观。总数有九千多件,计650多万字,占全书的1/4。家书是李氏亲笔自不待言,其他公私函件,绝大部分也为李氏亲自起草或为其亲笔,例如致总署函件,稔知李氏的吴汝纶曾说“全系亲笔”,其中不乏涉及重大军政要务,反映李鸿章处理这些军政大事的分析、判断以及思想、心态。又如中法战争、中闩战争期间,有不少李鸿章在奏折、电报中难以表露或为李氏难言之隐,在这些信函中都可以获取信息,都很值得研究和剖析。李氏的家书,以往鲜见,新编全集收入数百件之多,不少是据亲笔原件点校辑入的,其中除可见李氏家庭生活、亲情乡谊,也透露出不少涉及军国政事的重要信息。 从收入该书以上四大部类的李氏文献资料来看,如此全面、完整地公诸于世,其中又多为首次刊布,新编全集史料之珍贵,堪为该书又一突出特点。 第四是“严”。这是新编全集达到高质量标准的保证。 李鸿章亲历晚清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位高权重,不仅是直接的当事人,而且是重要的决策者,其遗存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显然可见,而其文献资料既极宏富,又十分庞杂,要编出一部超越前人的“最新、最全、最完善的”李氏文献资料集,其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从编纂工作伊始,编委会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无论对体例的规范,辨伪考证的审慎严谨,标点注释的认真细致,工作流程的有序安排,以至编排、校对、出版各个环节,无不精益求精,体现一个严字。 以底本选择为例,这是文献整理编纂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新编全集中奏稿主要来源有二:一是上海图书馆所藏吴汝纶编纂《李文忠公全书》所存详本底稿;一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作为底本,二者当选其一。专家中从不同角度有不同意见,经过反复多次认真的对校和讨论,选定后者藏档即军机处录副为底本,而以前者即上图所藏吴编底稿为参校本。其它版本则仅作参考。为求慎重,又采取原档不全,或在没有原档情况下,以上图底稿为底本。这是十分审慎妥善的选择,使考证、点校有了规范一致的依据和质量的保证。 资料的识读,定是非、辨真伪,是文献整理工作又一至关重要的方面。新编全集对此坚持严格把关,下了很大功夫。例如李氏家书,曾经有民国初年间共和书局印行的《李鸿章家书》,并被收入《清代名人家书》。经过严格认真辨识,发现其中疑点甚多,真伪混杂,决定不予收录。又如在整理上海图书馆藏李氏文献时,发现了有书目登录名为《李鸿章闩记》的稿本一件,字迹整洁清晰,按月、闩记事,简明翔实。但细查原件,题名则为《过目不忘》。何以有此不同?李鸿章有无日记传世又存疑已久,鉴于以往曾有赝品出现,必须认真辨识考订,以求是存真。经过多方面考辨,初步认定并非李氏日记。但为求审慎,又在一次对新编全集质量评审的专家会议上,展示原件,详加辨识,从该件笔迹,行文格式,记载内容等认真考察,最后确定该件确非李氏日记,而属于军情实录、要事备忘录之类文件,是李鸿章统率军旅的大事记录,叙事清晰,文献可征,仍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决定作为附录收入。 此外,如标点、校对工作,更是不辞琐细,严格规范,反复校排。2004年新编全集在国家清史编委会文献丛刊立项后,原本已进行三校,决定再增三校。在项目专家终审之后,编者又归纳专家意见,逐项讨论落实改正,以求精益求精,务使质量得到保证。我山于工作关系,在清史文献丛刊项目立项后,与新编全集编委会的专家多有联系和深入接触,深感这个“严”字贯彻在全集编纂王作的各个方面。这种兢兢业业,不辞艰辛,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感佩。也正是这种默默奉献的高尚的敬业精神,使新编《李鸿章全集》能够以高质量的成果,奉献于广大读者。 春华秋实,历经十四年春秋寒暑,新编《李鸿章全集》终于出版,我相信必将对李鸿章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对晚清历史的研究,以及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清史编纂工作有重要的利用参考价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新编全集全体专家的贡献。作为读者,在此谨致衷心的谢忱。 我的发言完了,占了很多时间,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