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大地乡居:“新乡民”的众创式乡建(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文化报 2016-08-13 记者 鲁娜 参加讨论

    “乡建”成为新经济引流平台
    在搭建自身引流平台的同时,大地乡居也与多个合作方分别开展了三大“联合乡创计划”,包括“大地农礼设计师农创季”、“村游学院&乡居课堂”合作培训、“大地乡居&多彩投”乡村众筹战略联盟,从而在乡建中引入乡村风物创意、乡村旅游教育和乡村互联网众筹等新经济业态。
    吴必虎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的乡居时代正在来临,中国会有更多的农村回归乡愁体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乡民”的新乡建试验和乡村旅游、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乡村的价值重塑与全面复兴,不仅是智慧、创意、情怀和品位的回归,也需要资金注入。”李霞介绍,在大地乡居·张泉的试验中,除了大股东投资的300万元,还有200万元来自网络众筹。
    承接大地乡居·张泉众筹项目是专注空间众筹的多彩投。多彩投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森华告诉记者,张泉众筹项目4月30日上线,采取股权众筹方式,投资收益包括股权分红及分时度假权益。该项目5月底完成众筹,共有42位众筹投资人参与。据悉,这次众筹并不是双方合作的终点,在大地乡居后续落地项目中,也将能看到众筹融资的身影。
    平台化发展的大地乡居,也引来了“旧乡民”的参与。西张泉村村民郭大姐就是其中一员。曾在城市务工的她,因为张泉项目返流回到乡村,参与到乡村重建和运营的新工作中。
    平台化之外,大地乡居更想成为一家提供乡建选址、策划、设计、建设、装修、运营等全程咨询服务的企业,以极小的成本,将“普通的乡村”塑造为“有旅游感的乡村”,引入新客源与新资源。记者了解到,大地乡居引入条件包括空间上至少6套以上可供开发的院落,区位上在城郊一小时圈内,拥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旅游开发环境等。引入模式则包括全托型、合资型、直投型。除山东香坊、北京张泉项目,其位于新疆木垒、山东临沂、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的大地乡居项目也将于年内开业。
    “从100年前开始新乡村建设运动至今,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面临众多问题。如何让乡村真正‘活起来’、休闲化,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体,是大地乡居探索的核心。”李霞表示。
    构建乡村美学也要有商业考量
    “乡建”正在成为新蓝海经济的入口。在乡建实践中,既有很多充满文创视角、传统文化保护情怀的乡建人,也存在一些站在风口、浑水摸鱼的投机者。同时,由于中国乡村在形成和发展中形成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乡建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乡建这种乡村新经济载体究竟如何打造,也引起了业内关注。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徐永志看来,乡建关键在于要做到“深入、引入、融入”。深入方面要求乡建能够实现功能延伸、接地气。引入方面希望乡建能够引入信息流和资金。“此外,没有融入当地是许多乡建尝试失败的重要原因,‘新乡民’和当地没有‘血缘’‘地缘’‘亲缘’关系。”
    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赵立冬认为,乡建应该养天养地养人,不能是破坏式的乡建,而是有意义的、正能量的乡建,“新乡民”应该成为指引乡村生活方式的引路人。
    “乡建应该成为一个打通消费的入口,而不只是住宿品牌。”北京优旅课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关平认为,以民宿为入口,能够引入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资金、文创、资源平台等。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中心都可以成为入口,哪怕是几间房子。入口的理念正是乡建跳出情怀、撬动乡村发展的核心点。
    李关平长期关注乡村美学价值的构建。他认为,当下乡村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新乡民”,主要是因为乡村传承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乡愁、在传统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以现代休闲度假方式为载体,打通、带动乡村经济升级,需要的不仅仅是‘新乡民’,还需要能够导入各种经济业态的平台,撬动资源,带动乡村众创式的发展。”
    在李关平看来,乡村美学有“四美”:生态美、生产美、生活方式美、生命美。乡村首先是生态的,并且保存着传统生产方式,同时具有本地传统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的传承,此外,还应该有中国精神、生命记忆的元素,如戏台等,这样的乡村才能给人完整的美好感受。
    “如何营造乡村美学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村子还像几百年、几千年前一样一成不变,毕竟还需要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发展现代产业。”李关平表示,当下构建乡村美学价值,应分为4个层次。
    他介绍,第一个层次是以院落为核心,在传统院落的基础上,更多植入乡土元素,营造出品质。第二,以体验为核心,融入户外、餐饮、中医等体验活动。第三,让人在村庄停留下来,走出院落,与乡村里的人进行交流,和村落发生关系,实现本地化体验。第四,旅游最终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这种体验不仅要有故事性,也要有消费性。
    “乡村美学实践也要有商业考量。在将乡村资源通过体验的方式转化出来的基础上,乡建还可以跳出村子的范围,与周边村落联动。从院落到村庄到村落,通过这样一种空间关系的递进,以美学体验或乡村体验为核心,达到产业带动、平台资源导入、文创产业导入,形成众创空间。”李关平表示,由此,美学主线贯穿营造全过程,并与乡村众创实现互为入口、互为链接、互为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