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各地秉承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惯性思路,产业进园区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建设,然后招商引资,实行房东式管理模式,园区也仅是一个生产性空间,功能单一,而没有很好的与社区、文化消费、时尚生活结合,难以成为文化活动场所,对城市文化创造和传承带来的活化作用极其有限。这就是典型的忽略了文化园区建设与既有文化禀赋传承嫁接,融入并产生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结构性问题。 完善的文化产业园区必须实现多功能复合价值,成为城市文化生态链条的一环和文化功能区空间布局的新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的“新乡村再造运动”中,基于恢复美丽乡村,政府在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基础上给予完善建设,接续上了历史时序中的文脉。城市化进程除了大都市和城市群(圈)建设之外,也要关注小的城镇建设,而其中文化因素和文化资源的活化往往成为城镇复兴的重要动力,也是把隐性文化生态唤醒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依托。 特色文化强化城镇个性 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是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城镇化必然伴随着人口的转移和新的聚集,尤其要在村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既要保持原有文化的连贯性,又要及时注入新的文化内容。要关注并利用好不同的文化元素,发展联系紧密的文化产业,让特色文化成为培育特色城镇和社区的引导性社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对人和城镇起着奠定基础、创造条件的功能作用。 国外有很多依托移民文化,打造特色移民社区城镇,从而激活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实例。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的惠顿,这里是华盛顿地铁的终点站,因为对移民多元文化的重视和利用,使惠顿成为多元种族文化中心,协助移民建立社会服务体系从而促进了城市中心地区的振兴。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如果借助于文化资源,特别是特色文化产业,可以解决城市产业升级或转型出现的产业空心化问题。1970年代的英国,因为很多传统产业转移到海外,或受产业自身升级的影响,过去产业类型较为单一的城市出现了衰落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如何寻找合适的替代产业重振经济,如何带来城市更新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就成为后工业时代发达国家城市管理者的现实命题。但英美等国都从文化经济中找到了部分解决问题的答案。借助于文化产业的不同类型,英国通过培育社会公众的创造力和审美力,发展创意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向文化经济的转型,获得了城市复兴的新动力,古老英国华丽转身。如今,英国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创造产值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类型,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载体。 发达国家如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中大国,应学会在城镇化中挖掘利用好文化资源,借助于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增强城镇特色和个性,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建立我们的新兴文化名城。这既符合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中小城市文化产业日趋专业化,产业分工出现了区域化,也符合我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国务院2012年12月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这一点在中小城镇更具有实现的基础和可能,在中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历史形成的专业性特色文化村镇,就可能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演变成特色文化产业集中的城镇,在保留延续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拥有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人群、信息的汇集,走上发展产业和推动城镇化的良性轨道。 (本文摘自《政府文化管理前沿》,有删节,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