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快速城市化态势,上海的空间景观也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无可奈何的改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快速城市化态势,上海的空间景观也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无可奈何的改变。今天,促进上海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如何定义上海的文化资源类型及地域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探寻已经消逝的市民文化记忆,从理论上廓清迷雾,有助于推进上海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上海文化资源首先是“历史文化资源”——曾经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历数上海有多少剧场、舞台艺术、博物馆、艺术馆,如何打造当今的文化产业,甚至提出要在上海打造继伦敦、纽约之后的戏剧演艺“第三极”,什么“东方百老汇”或“海派百老汇”,什么“西岸文化走廊”,建这建那,照这个说法,那就是继续铺摊子、上项目、搞基建。我认为,该上的项目当然还得上,否则怎么叫发展?但是我们理解上海的“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是上海自古而来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而非特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文化设施。 上海文化资源类型的认定,主要包括地方风味和衣食民俗资源、民居与楼堂馆所的建筑资源、岁时节日和游乐民俗资源、工业化初期阶段上海名牌与品牌产品、民间信仰和庙会民俗资源、上海独特历史遭遇下的城市交通民俗资源、上海民间手工艺与口承文艺资源、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及古镇资源。 由于上海的独特遭遇及近代以降高度移民化的特点,反映在上海人文中的这八种文化资源类型,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在时间中走过留下的最明显的痕迹。透过形形色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追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质。上海存留的历史文化古迹,是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浓缩, 也是上海城市最真实的文化记忆。 当今,放眼全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开发一度叫得震天价响,出于利益的动机,能够开发的传统文化符号基本上都开发了。近来这股热潮有渐趋平静、进入常态的趋势。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使人们不屑于剖析案例,总结归纳,那些概论式的东西抄来抄去,结果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实践得不到理论的有效指导,国家与企业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表象可以总结出十六个字:空关闲置、浪费严重、同质圈地、自生自灭。最大的浪费在于对待文物和文化遗产(遗存)的做法上。由于社会上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散布于各地的文物、文化遗存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且不说农村盗挖古墓现象屡禁不止,与之相伴生的必然是文物的非法占有和地下交易。与此同时,很多非物质文化资源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与生存空间已经消失或正在改变。至于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一味追求形式而舍弃内涵,致使古村镇历史人文景观的“原生态环境”遭肆意改变甚至颠覆的例子更不在少数;在城市,因房地产开发热、广场和新区建设热、高校迁校热而起的“圈地运动”所造成的历史文化遗存被毁、被破坏的例子屡屡发生。 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成片的高楼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演绎着官员们的新政绩和城市未来的新模式。然而,它用建筑书写着现代城市在空间上的占有、征服以及通过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的强烈印迹。我想,在上海城市改造过程中保留历史文化记忆,首先应有选择地保留历史建筑的精华。这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观,还可以为市民了解历史提供辅助记忆和提示,让想了解历史的人们重温与回顾。其次,应尽可能地保护城市建筑原址。保护城市建筑物原址,就是保留城市记忆的真实性。再次, 应保护古城最真实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尤其是成片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是历史上人类组合成群体在城市生活的空间,是完整的历史人文环境,有形的建筑和无形的文化魅力在此交融、辐射,呈现真正的城市生活史。保护上海的历史街区,就是保护历史城市居民生活的真实情境, 也是保护现代上海城区民众的根基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保护上海城市文化资源应该是全方位的,即保护城市物质形态要素和非物质文化形态要素,以对接历史文脉传承的整体性。就像重庆学者提出“五本原则”:即保护历史街区的“本街原则”、保护历史原址的“本址原则”、凸显历史和民族本色的“本族原则”、反映和谐整体理念的“本然原则”和彰显历史文化名镇(城)的“本色原则”。 此外,应该有一部完备的、多卷本的《图说上海民俗文化史》,编制《上海文化资源目录》,并以多媒体技术立体展现上海文化记忆。光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政府搜集,还是少数专家的识宝,都只能涵盖上海文化记忆保护的一小部分,“民间有高人”、保护古镇文化记忆的伟业存在于民众的深厚土壤之中,世世代代生活在古镇的民众,他们的积极参与才是文化记忆保护与传承的决定力量。■ (本文有删节,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