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黄惠焜] “贝叶文化”十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民俗学网 黄惠焜 参加讨论

    六、“贝叶文化”是一种“板块文化”,是一种“大体量文化”
    从历史而言,它曾祖承百越文化而覆盖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有文献和考古材料记录着它的发展轨迹,早已脱离了初始的“神话型态”。从结构而言,它以贝叶为纸,以铁笔刻写文字,保留着丰富的典籍,早已脱离了初始的“口传型态”。自唐代以后,文字由草创进而普及,贝叶成为文字的重要载体,文字和贝叶互为依托。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和普及,文字典籍的积累进一步系统化和广谱化。西双版纳和泰北的傣泰民族都说,傣泰人民的典籍有“八万四千部”,包括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惊人而可信的数字。泰国已申请到国际基金,精心而周密地开始了贝叶经典的清理、保护和微机处理工作。我们的行动相对滞后,有的学者还在论证“八万四千部”的是有是无。其实,所谓“八万四千部”,那只是一个约数,形容典籍之多,就如传说中所说:“我们的祖先翻过了九十九座山,淌过了九十九道河”,那也是一个约数,形容山水之多。质而言之,“八万四千部”的概念不必仅仅拘泥于西双版纳,它应当与整个“小乘佛教文化区”相适应。如果加上数量庞大的“棉纸典籍”,“贝叶文化”的典籍,还应当更大。
    七、“贝叶文化”是一种“兼容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吸收中原文化,吸收印巴次大陆文化,吸收东南亚文化,吸收周邻兄弟民族文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傣族文化,是一种经过了历史整合的兼容文化。它自尊而不排它,精深而不封闭,自持而不逼人;它没有锋芒毕露的气质,随时都期待着和你交朋友。就像傣族人民一样,它会原谅你善意的过失,会用真诚和柔美回报你每一个微笑。它有流动的美,当它休憩时,它象一股涓涓细流,蜿蜒于丛林和山谷;当它亢奋时,它象一片汪洋大海,任意潇洒和挥泻;当它激怒时,它会汹涌激荡,展示大海的风范。这便是“水的文化”的特质,一种博大宽容的特质。只要你愿意作解剖学和结构学的尝试,你一定会在“贝叶文化”中找到各种文化的基因,由此形成了“贝叶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八、“贝叶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是一种“世俗了的宗教文化”
    后者是认识“贝叶文化”极为重要的一个视角。它以宗教为核心,全民都受到佛教精神的熏陶。但它不象大乘佛教那样主张“遁世”,主张“远离红尘”,主张“个体修炼”。恰恰相反,傣族地区的寺庙都修筑于村寨之中,一村一寺,一方一塔,人们朝夕与佛主相处,佛主也因此特别人性化。除了少数高僧大德,普通民众更重视佛教的律己精神。它们把宗教精神和世俗行为准则巧妙地结合起来,造成了一种世俗宗教化和宗教世俗化的特异文化。在闭塞的过去,人们还不知道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教育,便把佛寺作为课堂,学习文字,学习文化,学习科技知识,学习道德哲理。态度极为认真,管理极为严格。人们曾经批评把幼童送入寺庙当小和尚,殊不知这是当时极为可取的强制性幼儿国民教育。幼儿长大成人,知书识礼,或继续为僧,成为德高望重的佛爷、大佛爷;或还俗为民,成为满腹经纶的“康朗”。奢名的《傣家人之歌》、《流沙河之歌》不正是康朗甩、康朗英写成的吗?不少的佛爷和康朗还懂得巴利语和梵语,我们因此时感自愧。大约在二、三十年以前,整个傣族还保留着一代知识分子精英,人数不少,水平极高,他们真正地传承着“贝叶文化”。可惜他们已经凋谢,给“贝叶文化”的弘扬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思想起来,弘扬“贝叶文化”的当务之急,莫如赶紧抢救傣族知识分子,“弘扬贝叶文化”一词,莫如强化为“抢救贝叶文化”。总结我们的教训:一个是我们不了解傣族文化的世俗性质,一个是我们知道有宗教而不详知有宗教文化。以汉文化为根基的人们,缺少一种对异己文化的宽容。
    九、“贝叶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是一种“哲理文化”
    前者几乎是一切少数民族文化的共性,总是教人尊老爱幼,睦亲笃友,善恶观念极其朴素,行为规范极其鲜明。而作为“哲理文化”,则“贝叶文化”独得哲理的优势。为什么傣族谚语那么丰富,那么启迪愚顽?为什么傣族人民那么幽默,那么谦恭礼让?这便是因有一千多年文字的功底,使深邃的哲理可以用文字的韵律加以表达;也来源于世俗的佛教,让人门时时濡染“顿悟”和“机锋”。举几个通俗的例子:人们赞扬清廉的头人,便说他“在竹子上也坐得稳当”;批评贪婪的头人,便说他“象一头老象走进竹林”。有人做愚蠢的事,便说:“挑水浇沙坝,徒劳往还”;希望亲戚常来往,便说:“亲戚三年不往来,成为外人;菜园三年不进去,成为草地”。人们总觉得傣族人民睿智,好象许多问题都被他们参悟了“玄机”。
    十、“贝叶文化”还是一种“稳定型文化”,是一种“可持续型文化”
    几千年来,它兼收并蓄,但从来没有丧失自我,从来都象出水芙蓉,亭亭玉立。除非它依赖的生态彻底破坏,除非外来的误解予以窒息。这种文化的稳定性,加上文化的宽容性,还带来了民族的稳定性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性。这正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祖国最需要的素质文化,建设文化旅游大省最需要的素质文化,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它!
    为了弘扬“贝叶文化”,我们需要注意方方面面。首先,我们需要注意“文化搁浅”现象,贝叶文化似乎已经在沙滩上挣扎;其次,我们要注意“定位失落”现象,贝叶文化似乎在中华大文化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复次,我们要注意“文化断层”现象,贝叶文化已经失落了几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最后,我们要注意“认同淡化”现象,民族的内聚力和民族之间的互聚力时强时弱。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贝叶文化”的蓬勃再生。
    让学术界研究这些现象,让领导者注意这些现象。我们衷心希望“贝叶文化”在中华大文化中亮起来,重振昨日的辉煌,再展明天的风采。
    (本文原载《思想战线》2000年05期,第36~3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