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民族生态伦理之间有着共同消长的关系,赫哲族在从传统的单纯渔猎生计到现在的以农业生计为主,渔业仅仅是副业的生计转型之中同时也蕴含着民族文化和生态伦理的消融渐至瓦解的过程。面对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日益严峻的形式,我们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仅仅从技术上和制度上进行可能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从文化上、精神上的高度来恢复和重塑我们的生态伦理观,而民族文化的恢复和重塑过程也就是民族生态伦理的重塑过程。 参考文献: (1)俞丽萍:《生态伦理观简介》[J].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26卷)第11期。 (2)苏日娜:《论民族生态伦理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 (3)郭家骥:《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J].《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4)李红杰:《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辩证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2期,2003年3月。 (5)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4卷第6期。 (6)何日莫奇,郭天红:《论赫哲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3)。 (7)李德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82)。 (8)郭崇林:《黑龙江地域居住民俗的历史演变与交互影响》.《民俗研究》.2007(2)。 (9)秋然:《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及其现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第4期。 (10)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5.106。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63)。 (12)黄任远,白秀丽:《从伊玛堪看赫哲族萨满文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总第88期)。 (13)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 (14)宝贵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源》.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22卷总第90期)。 (15)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62,(438—439)。 (16)何玉芳:《试论赫哲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适应》.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年第1期(总第96期)。 (17)吴克尧,包海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文明礼俗述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1997年第四期(总第五十一期)。 (18)刘敏:《清朝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统治政策与赫哲族社会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3卷第6期.2005年n月。 (19)曹廷杰:《西伯得亚东偏纪要》[Z].(清)光绪年间抄本。 (20)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南京:1934。 (21)何俊芳:《赫哲族语言丟失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29卷(总第141期)。 (22)程丽云:《清朝中后期赫哲族的社会变迁》.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5卷第4期.2007年7月。 注释: [1]“塔拉哈”是一种把鱼烤得半生不熟的做法,外面熟透,里面还是半生,然后以醋、酱油、葱、姜等佐料做成“蘸水”蘸了吃;“刹生鱼”就是把生鱼肉剔成小薄片,然后凉拌以萝卜、蔬菜丝、辣椒油、香菜等,拌匀后就可以吃,味道非常鲜美。 [2]引自与四排赫哲族村老书记尤敏杰的谈话。 [3]引自四排村某村民语。 [4]据我们的调查,现在整个四排村的87户赫哲族中,完全靠捕鱼为生的赫哲族只有6户,而捕鱼兼种植户也不超过20户 [5]据笔者访问的老渔民付天宝说,即使打鱼一年下来一分钱也不赚他们也甘愿打鱼.觉得就是离不开这种生活习惯。 (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090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