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闵宗殿]农史名词琐谈(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全刊杂志赏析网 闵宗殿 参加讨论

    随着玉米的传播,各地又跟据自已对玉米的认识,取了许多名字,因此便出现了许多异名,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中统计有99个,郭松义在《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统计有133个。其异名数量之多,是中国其它农作物中所少有的。这些异名,大多是当地百姓比照我国已有作物而取的名字(有的是同名异写),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麦、黍、秫、梁、粟、穄、芦、米、谷、豆、其他等十一类,如下:
    1、麦类:御麦、玉麦、番麦、西天麦、黍麦、戎麦、包麦、苞麦、番大麦 、红须麦、夷麦、西番麦、玉林麦
    2、黍类:玉蜀黍、玉黍、玉稻黍、金稻黍、玉大黍、玉糜黍、大蜀黍、番黍,玉芦黍、蜀黍
    3、秫类:秫、玉蜀秫、玉秫秫、秫秫、玉秫、大秫秫
    4、梁类:玉膏梁、玉高梁、大高梁、玉梁、御高梁、独膏梁
    5、粟类:珍珠粟、鸡头粟、观音粟、意粟、苞粟、天方粟、珍珠芦粟、饭包粟、鸡豆粟,荷包粟、乳粟、遇粟、意粟、芦粟、罂粟(和作鸦片的罂粟异物同名)、高粟、金豆子粟、鹿角粟 、包胎粟 
    6、穄类:玉芦穄、芦穄、秫穄、球穄、珠穄
    7、芦类:苞芦、腰芦、苞萝
    8、米类:珍珠米、玉米、包米、包儿米、棒米、六角米、鹿角米、御米、巴尔米、番米、包梁米、丈谷米、芋米、棒子米、观音米、(米丰)子米、包子米、包粒米、老芋米
    9、豆类:番豆、金豆、玉豆、玉芦豆
    10、谷类:包谷、苞谷、舜王谷、六谷、西番谷
    11、其他:玉茭茭、玉榴、玉子、戎菽、玉籽、粟包、稖子、玉露、玉蜀、玉穟、腰边豹、苞果、包菽、包罗、棒子、棒椎、芦蜀、榜子、棒槌、苽、稷、包苽、苞果不过这些不同的名称,并不是随便起的,大多有一定的含义,例如:
    包谷:民国《茬平县志》卷九:“实有黄白红三色,密排成行以青叶包之,故名包谷。”
    苞芦:光绪《海宁县志》卷二物产“苞芦,茎叶如芦,穗外有包,故名。
    棒子:民国《德县志》卷十三:“玉蜀黍,形如捶布棒,名为棒子。”光绪《临朐县志》卷八:“俗呼棒捶,以形似名。”河北《迁安县志》物产:“土人以其形似棒,呼曰棒子。” 
    玉蜀黍:民国《莱阳县志》卷二之六:“玉蜀黍,秫之别种,以种来自蜀,其洁如玉,故名。”
    玉秫秫、玉茭茭:山西《寿阳县志》卷一:“玉秫秫,茎叶似秫秫,为实大而有光泽似玉故名。一名玉茭茭,盖秫声之转,而字之僞。”
    玉榴:河南《光山县志约稿》物产志:“玉榴,谓子密如榴也。”
    六谷:《镇海县志》卷三十八:“御麦,俗呼六谷,土人谓五谷之外又一谷也。”民国《象山县志》卷十二:“案,谷当作陆谷,言其大也,亦言陆地之谷也。”
    玉蜀秫:民国《桂平县志》卷十九:“玉蜀黍当作玉蜀秫,黍、秫声近而义异。
    珍珠粟:道光《新昆两县志》卷八物产:“实累累如珠,故名珍珠粟。”
    玉米的名称多而杂,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但细细琢磨,仍有规律可循,可弄清其所指的。 
    三、秥稻考
    明清时期南方的地方志中,不少府县在讲到水稻品种时,都提到秥稻。但在我国传统的水稻分类中只有秈、稉、穤三类,那末,秥稻是什么?现在的字典、辞典,都未收录此字,《康熙字典》虽收有此字,但只转录了南北朝时梁•顾野王《玉篇》,书中说,音“女占切”,义“禾也”,指出它是一种禾谷类植物,但所释简略,难明所指。明代《七修类稾》始有秥为稻类之说,指出它源于占城稻,书中说“宋真宗闻占城稻早,求种分给,故作秥。
    那末,占城稻为什么称秥呢?这是一个名词不断简化过徎。宋真宗时,占城稻在江淮、两浙传播时,开始时都称占城稻,日子一久,人们便开始将它简称为占城,南宋时的《四明志》、《赤城志》、《会嵇志》上都称占城稻为占稻,江西、湖北进一步简称为占,如绍兴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李纲在《申省乞旋粜纳晚米状》中说“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文中的早占之占,就是占城稻的简称,这便是一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