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郑威]社会记忆:民族文学作为族群叙事文本(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民族文学网 郑威 参加讨论

    我们知道,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共同记忆。传说恰恰是一个族群(并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对相似性认同的一种主观的信念(subjective belief),一种在特定聚落范围内的共同记忆。本文所讨论的《密洛陀》古歌,并不是关于“殖民和移民的历史”,而是和祖先历史或与祖先生死攸关的“历史事件”(当然并非历史事实)。
    “密洛陀”从神话、史诗为发端,渗透到以后各个时期瑶族文学作品所展露出来的这种“传统”的文化心理,属于布努瑶族群独特的心理结构。《密洛陀》创世古歌所彰显的密洛陀文化系统——布努瑶支系、崇尚史诗密洛陀、信奉神母、祝著节,在一代代布努瑶族民的传唱过程中,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从而使《密洛陀》成了布努瑶“族群认同”真正意义上的记忆文本。
    三、《密洛陀》的认同功能
    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对族群关系和民族认同等问题极为关注。中国的民族确认与族群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对民族作政治上的认同对国家政体来说无疑必要,但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却是不够的。政治认同必然衍化出对“他述”的强调,某一民族的“自述”则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他述”侧重于民族的总体(totality)认同;“自述”则侧重于民族的某一村落、支系,甚至某一氏族、家族等个体(particularity)的认同。人类学理论近来越来越倾向于对民族自述中个体认同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的观点,他认为民族认同的终极依据应当为当事人自己。换句话说,应当是某一族群中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族源和背景自己来确认。巴斯的认同理论在人类学领域具有“先锋”作用。最近的有关民族和族群的认同研究基本上沿着这条线索,将投视点放在某一个民族或族群内部对自己文化的解释和运用上。国内的人类学认同大都停留于“静态”,侧重作历史的、传统的分析,忽略了许多认同指标的变异和分化,淡化族群间的“临界作用”(Boundaries)。中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尤其南方迁徙性民族,他们受地域生态的影响,支系繁多,语言复杂,与周边族群关系密切,民族间的融合作用不断发生,认同也自然不断地变化,呈现“动态”之势。
    民族认同变化的因素指标很多: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国家等可归入背景化指标;经济状况、与周边族群的文化互动、本民族支系间的关系、主体民族的政策变化、自然生态等可归入基本指标;氏族、家族、血缘、村落领袖、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可归入个性指标。它们共同对认同产生作用。族源、祖源构成民族认同上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对那些迁徙性无文字民族而言更显得非同一般。⑤ 
    认同有多种层面,有在一个民族的名义下所作的族群认同;有在一个社区范围内的族群认同;有氏族认同;有血缘关系血亲认同;有亚族群(sub-ethnicgroup)认同;有社会地位认同;有由于性别差别所产生的性别认同;有同一年龄造成的认同;有受到相同或相似的教育程度上认同;有对同一种语言的认同;有对相同服装的认同,等等。而不同层面的认同首先是在对同质性的强调之下方可做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族群与其周边的族群的“临界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同质性”就成了认同的重要依据和指标。
    如果我们将这些看作是两个族群“临界关系间的指标”,那么双方因此作出文化上的一些认同便成为很自然的事。对于像布努瑶这样的小规模无文字社会,传统的较为稳定的文化认同是通过其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获得的。那么,这些过去较为稳定的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什么?除了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以外,民族文学文本就成了另一种保持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方式。
    《密洛陀》古歌所构拟的布努瑶祖先的“历史”,属于美国人类学者凯斯(Charles. F. Keyes)指称的“民间历史”(folk histories),即韦伯所谓的“共同记忆”(shared memories)的一部分。这一特定的民间历史显然是由认同的需要设定的。凯斯认为,文化认同本身并不是被动地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或者以某种看不见的神秘的方式传播的,事实上是主动地、故意地传播出去的,并以文化表达方式不断加以确认(constantly revalidatedin cultural expressions)。⑥在这里,祖先的历史并不要求局外人看重的所谓的“客观与真实”,重要的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社会记忆。在布努瑶族群内族民的意识中,这段构拟的历史是值得崇信的,并一代一代深深地镌刻在族民们的脑海中,在对祖先共同的追忆中延续着族群的认同。
    20世纪下半叶,按照族群认同理论的根基论观点(即原生论)的看法,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亲属情感联系。对族群成员而言,原生性的纽带和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根深蒂固的。最能够激发这种根基性亲属情感和先祖意识的莫过于族群起源(ethno genesis)的传说,这种传说让族内人在对祖先共同的依恋中构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族群认同是以族源认同为基础的,是以对相同族源的认定为前提的。族源是维系族群成员相互认同的“天赋的联结”(primordial bonds)。“祖先崇拜被解释为一种政治制度,通过向宗族成员灌输有关意识而获得社会整合与团结的效果。”⑦
    布努瑶的族群组织强调共同的继嗣和与密洛陀的血缘关系,有了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便容易形成凝聚力强的群体。通过《密洛陀》古歌的传唱,布努瑶族民坚守着自己是密洛陀子孙的信念。《密洛陀》古歌在回答“我是谁”、“我从哪来”等本原问题的时候,也充分展示了其在凝聚族群认同及维持族群边界中的重要功能。有趣的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族源认同的功能也得到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th)的关注,他在《族群与边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一书的序言中说:“瑶族是位于中国南部边区的许多山区民族中的一个。……认同和识别在复杂的仪式用语中表达出来,尤其明显地包含在祖先崇拜中。”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