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郑威]社会记忆:民族文学作为族群叙事文本(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民族文学网 郑威 参加讨论

    不仅如此,古歌还为布努瑶族群的祖先——密洛陀构拟了一段“坎坷”的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奇性是民间传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能使作品产生一系列悬念,以层出不穷的期待来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密洛陀》古歌以曲折离奇、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唤起人们去猜测在一件事结束之对于族群的认知。然而,偶然、巧合的情节又不断地使事情的发展产生各种使人难以意料的波折,出现种种复杂的纠葛。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人们的好奇心时而被激起,时而得到满足,不断引起人们的兴趣,把听众的心牢牢地扣住。这正是《密洛陀》古歌能为代代族民既可“传”,又能“唱”的主要原因。仅仅标榜密洛陀为自己族群的祖先或提供某种祖先意象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学的话语形式拒绝刻板的记录,必须要有引人入胜的翔实说明即历史事件,因为后代族人会不断地追问。于是,传唱的叙事魅力正好满足了人们探询的欲望并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每一次演述传唱,都使这一共同的记忆得以强化。“祖源”、“族源”等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认同功能,这个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将会控塑他们的族群认同意识。与其说《密洛陀》是在讲述故事,不如说是在追念祖先、强化族群记忆和进行“族别维护”(boundary maintenance)。可以说,《密洛陀》是布努瑶族群在认同过程中找到的最佳的文化表现方式之一,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支持于族群的认同。
    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如果我们将ethnic group的识别纳入到‘民族共同体’这一范畴,我们也就找到了‘族群认同’的最基本要素或基础,而其他要素只是基于这一基础来强化和表现其外在特征的成分。”⑨“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必须同时具有并表现出四种特征:(1)相信他们惟一归属;(2)相信他们有共同的血统;(3)相信他们的文化独特性;(4)外人根据上述条件(不论真假)看待该聚集体及其成员。因此,除非这四个条件同时具备,并且对成员或非成员都有效,否则就不能把一个集体或聚集体称为‘民族’(ethnic),‘民族性’的概念也不适用于该集体或聚集体及其成员。”⑩《密洛陀》古歌及其所宣扬的族源、祖源,恰恰满足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为“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护起到了其他文化形态难于胜任的作用;它是布努瑶族群对他们之所以共享裔脉(share descent)的理解或文化阐释,而这,恰恰就是维系族群的意识系结(ideologi calknot)。
    对此,国内学者的意见比较一致:“民族(族群)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1)“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互相之间包含着情感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成员的认知。”(12) 郝时远先生有数篇论文对“族群”的概念作了辨析,并致力于这一概念运用的本土化,他说:“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是多要素的,即往往同时包括民族归属感、语言同一、宗教信仰一致和习俗相同等。”(13)本文所分析的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神奇般地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注释:
    ①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2页。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彭兆荣:《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④弗雷德里克•巴斯著:《族群与边界•序言》,高崇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⑤关于文化指标的划分,可参见李亦园《文化的图像——文化发展的人类学探讨》中的有关讨论。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⑥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6页。
    ⑦金光亿:《文化与政治》,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5页。
    ⑧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序言》,高崇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⑨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⑩M•G•史密斯:《美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性——哈佛的观点》,《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11)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12)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3)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原文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6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