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我们去参观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城。这是自15世纪以来,琉球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是这个首里城也是多灾多难。琉球处分后,这里就不再是王城了,里面的财宝也多流失。而二战时期,日军负隅顽抗,在与美军交火中,首里城毁于战乱!只有门前那个叫园比武屋御嶽——一个没有神像的神庙石门还在,这个石门据说是1519年尚氏王朝建立的,大概是石头比较坚硬,在战火中保存下来了。这个为园比武屋发音的名称是什么意思不详,但那个御嶽则是神庙的意思。在琉球,有很多的这样的御嶽,即神庙,但是大都不会供奉神像。这是日本本岛和琉球的民间信仰与当下中国多数民间信仰的最大区别。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的信仰总是供奉神像,古代中国崇拜的社神,要么是一块石头,要么就是一棵大树,也是没有神像的。现在到处都有的“石敢当”,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社神信仰的古典形式,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实在是后来的创造。 我们是从守礼门进去的,门上有“守礼之邦”四个繁体汉字。该门为16世纪所建,“守礼之邦”四个字,大明的册封使来了就挂上去,册封使走了就取下来,有点像应付检查一样。“守礼之邦”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称,所以琉球人也是非常看重这一评价。后来他们将这四个字固定下来了,成为首里城大门的牌匾。琉球人逐渐把遵守礼仪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了。1933年,日本将该门列为国宝。这项文化政策很重要,对于琉球人对于日本的认同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琉球发现很多的独特风格的琉球民俗文化遗产,或者是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民俗文化遗产,日本政府都授予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或者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的牌匾及其称号。日本政府通过这样的行为有效管理了国家的文化资源,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门跟其他首里城的建筑一样,毁于二战之火。不像整个的首里城在1992年重建完成,守礼门在1958年就重建了,可见该门在整个城池中的地位。明代的册封使陈侃到夏子阳,都记载了这些大门的匾额名称。如明万历年间的册封使夏子阳这样写道: 国里许,有坊匾,曰“中山”;进之,则“首里”坊矣——今匾曰“守礼之邦”,志我中国之声教施及也。自馆而东至此,地势渐平。世子候于守礼坊下,望龙亭至,行五拜、三叩头礼。导之国门,门曰“欢会”。 这些描述的景观,在今天的首里城被复制出来,几乎没有走样。可以看出,首里城的重建对于历史还是比较尊重的。 当我来到欢会门下,回想当年大明与琉球的友好场景,颇生感慨。众多的使琉球录记载的历史场景非常值得回味。我们不可能重回很多人说的中华帝国册封体系,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回到那种和平欢快的场景之中,却是最为重要的。在守礼门到欢会门之间有一段距离,守礼门是城外的牌坊大门,而欢会门就是城门了。当时,历代新的琉球王,都要出城到守礼门下,即“守礼之邦”牌坊下迎接天子的册封使者。我们注意到,册封使带来一个“龙亭”,这个龙亭里面,有天子的诏令,及其所赐服饰冠冕等。龙这个符号在琉球与在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天子和皇家的象征,具有特殊的神圣的意义。 累积下来的对于龙的尊崇,并不能是皇家一家所能够垄断的,皇帝一人垄断龙的资源太过狭隘,这也是不可能的。龙舟就是曲折地表现出人们对于龙信仰的资源分享。 龙舟什么时候传到琉球去的呢?显然,琉球龙舟赛在那些册封使达到之前就有了。嘉靖年间,陈侃出使琉球,八月二十三日,琉球人请他们观赏“龙舟之戏”,以为饯行之礼。“舟制与运舟之法皆仿华人”,也以夺标为胜。可知,在皇家下达册封令之前,他们与大陆地区的联系早已经展开了。万历前期,册封使肖崇业在那里是八月二十四日观看龙舟之戏的。万历后期夏子阳出使的时候,他们是预备中秋节表演龙舟的,因为下雨,延迟到九月九日重阳节。龙舟开划之前要唱歌的,一唱众和,并有“一朝表奏九重天”句,体现出琉球人对于皇家天子的关系。 首里城体现出中华文化、琉球本土文化与日本文化混合的特点。这是作为“万国津梁”地位的琉球必然呈现出来的文化交融的特点。但是,那座王城有点像天安门,只是中间的门,搞出来一个半圆的拱,是日本的特点。册封使的著作显示出那里是中华文化主导,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展开博弈的情况。 我们在琉球博物馆里面,看到的日本的中学琉球史读本,那是在努力地去中国化,那本中学课本的琉球历史中,中国对于琉球的影响几乎没有提到,或者在微不足道的篇幅有所阐述。我们感觉到,去中国化与坚持琉球之传统记忆,是两股在博弈的文化势力。原有之中国文化在渐渐退去,似乎是现实的一个走向。 三、共生:琉球的族群认同 2014年9月24日下午,我们飞到了琉球南部的石垣市的一个主岛—石垣岛。傍晚的时候,天空灿烂无比,我们同行数人都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大家贪婪地用手机记录下这前所未有的海天景观。可惜,我手机上的这些珍贵的照片,包括部分在琉球主岛上的照片,因为手机掉到海里,这些景观永远也无法复原了! 9月25日一大早,我们乘舟到西表岛去,船行驶在碧蓝碧蓝的大海上。我们要调查的地点,是八重山群岛中较大的一个岛,位于钓鱼岛的南部。当年日本瓜分琉球王国,提出日本占领琉球北部群岛,琉球本岛,而把南部的八重山群岛等给中国。当时李鸿章等不答应,觉得我们不应该吞并琉球王国。今天很多人都说那时的中国人很傻,你看看,自己不要,现在日本全部占领了,我们多被动?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那时的李鸿章等确实有些迂腐,但是那时的中国也是一个坚持原则的国家,不能能够因为可以占到一些便宜就吞并一个独立国家。这一点与卖国者还是不同的。我们今天不说琉球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对的,因为此前的琉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与今天的越南、菲律宾没有区别。当年作为宗主国的大清王朝没有办法保护琉球,这很遗憾!那时国家蒙难,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没有力量也是事实,也实在对不起琉球王国,大清帝国眼睁睁地看着琉球演绎了一出亡国的悲剧,当然不久大清帝国本身也陷入了覆灭的境地。这两个悲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不经意间又说起了伤心的故事。 我们要去的是西表岛的两个村子,一个是祖纳村,一个叫干立村,我们住在祖纳村。这两天,他们在筹备着他们的新年仪式:赛龙舟。我现在在翻阅册封使的笔记时候,突然觉得这个时间跟那些册封使见到的琉球本岛上的赛龙舟时间是不是有些巧合?我去的那几天,正是那些册封使还呆在琉球本岛的日子,也是他们观看龙舟戏的日子。2014年9月25日是农历九月初三,而2014年9月26日,是祖纳和干立两个村子的新年,按照中国农历是九月初四。我们现在看看明代三位册封使观看龙舟的时间: 陈侃八月二十三 肖崇业八月二十四 夏子阳九月初九 这个时间是在农历八月末九月初,而2014年的龙舟竞渡时间是九月初四,这是巧合吗?我觉得不是。当年的琉球岛上的龙舟竞渡就是他们的新年节祭,只是册封使们不知不觉而已。或许,当年的琉球奉了明清王朝的时间正朔,用了中华的历法,但是琉球民间还保持着传统的年节习俗,这个传统的习俗恰好被册封使们碰到,便记录下来。 在祖纳村临海边的神社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西表岛节祭-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其他还有日本文化厅颁布证书的编号,年月日和长官姓名。同样在干立村的海边,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国指定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干立节祭。这两个民俗节日,已经类似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名录。9月26日是新年,干立村是上午新年表演,划龙舟,祖纳村是下午表演,划龙舟。两村相距不过两公里,我们很幸运,两场节祭我们都可以见到。 9月25日夜,即农历九月初三,这是类似中国大年三十的日子。我们在干立村的一位女巫师家里,目睹了他们在大年夜的忙碌。先是女巫师拜神,将一大团青藤置于神像下,念念有词。然后站起来,将那团青藤分成一股股,去到梁上,门上,车门上,水龙头上,马桶的水开关上,自行车龙头上,澡堂子里,所有重要的可以转动或者关键的部位,将往年的枯黄的藤带去除,换上新的青藤,真是屋子里有焕然一新之感。然后端出来一盆珊瑚石子,屋里屋外到处抛撒,最多的是屋檐下,门外边,院子外边。反正第二天一大早,每家每户门前都有白乎乎的一堆堆珊瑚石子。扎青藤,抛石子,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吉祥如意。然后就是团年饭了。我们有幸在日本朋友家里吃了一顿除夕的年饭。年夜饭不复杂,就是一碗荞麦面,一碗荞麦面团,一盆生鱼片。感觉那生鱼片很干净,也很有柔韧性。当晚,在干立公民馆,人们正在为明天的表演进行排演。我们赶回祖纳村时,祖纳村的村民也正在练着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