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查缘起和前期准备 《中国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首批两个重大项目之一。因而,早在两年以前,我们就开始为全国范围的影戏调查做准备。这些准备工作主要有: 1、将近一年的文献、网络资料准备和踩点工作,辑成三本《影戏资料集》;2、进行田野调查方面的训练,请有经验的专家(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叶明生研究员)讲课,还专程到福建见习;3、派三位教师赴广东陆丰进行实地调查,摸索影戏调查的经验;4、在人力资源方面,以博士生为主力,将博士论文选题与本项目结合起来;少数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硕士生参与,此外还公开招募志愿者,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浙江美院的一批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调查;5、在器材和经费保证方面,以教育部重大项目科研经费为主,同时利用国家“985”专项资金的支持,购置了一批摄影、照相器材,解决了差旅费等问题;5、为了避免意外,我们还为所有参与者购买了人身保险。 去年暑假,我们用两个月时间,冒着酷暑,在陕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十个省市进行调查。9月中旬,我们又派三位博士生赴唐山参加国际皮影艺术节和学术研讨会。11月中旬,我们第二次赴广东陆丰调查。加之已经踩过点的福建省和博士生孔美艳读硕期间调查过的山西省,我们到去年为止实际上已经调查了13个省份。 今年暑假,我们专程赴台湾、甘肃、浙江、江苏、安徽五省调查,到目前为止,总计调查了18个省份。 二、 调查收获 根据初步统计,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共走访影戏艺人将近400名,搜集剧本近700种,拍摄照片数万张、录像带近百盒,刻录和购买光碟300余张。此外还购置(获赠)了一批影偶、图谱、乐器等。到2006年暑假前,已经有两位参与调查的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以影戏为题的硕士论文,并获得学位,这两篇论文是: 1、 豫南还愿影戏研究(陈燕) 2、湖北云梦茶座影戏研究(李惠) 通过调查,使我们深深认识到,皮影戏,这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苍凉感、悲壮感和历史感。时间仿佛凝固了,从上千年前到21世纪的今天,一种借光显影的艺术穿越古今,人生的几十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调查表明,一息尚存的皮影戏,往往与人们的信仰和经济收入密切相关。各地的自然演出,可分为节庆演出、庙会演出、祭祀演出、茶座演出、还愿演出等几类。从戏班和演员的角度,无论何种演出,都应当得到经济利益。尤其对专靠演影戏为生的戏班来说,一旦这种报酬少到不能维持生计的地步,影戏必然萎缩,以至于消亡。所以现在多数的戏班是季节性戏班,仅靠影戏演出所得补贴生活而已。从观众的角度看,只有极少数人是报着“喜欢”的态度前往观看的,而绝大多数人是为了看热闹,或者是为了某种宗教目的观看影戏的。甚至只迎不看。所谓“只迎不看”,我想举例予以说明。2004年农历七月十五,广东陆丰南塘镇某村举行祭孤仪式,请皮影班演出,到晚上11点左右,观众基本走光,当地农民的解释是:影戏是演给神看的,无须人来观看。这就是只迎不看,即必须把皮影班迎来,但不必前往观看。湖南平江的一些戏班,每年还能演出300场以上,得到七、八千元收入,在这个贫困县里可谓收入不菲。一次还愿演出时,主家对我说:“我们这里的人都迷信。”一语道破了真相。所以,戏班的经济收入和观众的朴素信仰,是维持皮影戏生存的两大支柱。 调查表明,我国影戏的艺术形态千差万别。从戏班组成来说,大的专业皮影剧团多达20余人,最小的业余戏班两人就可以演一台戏,甚至还有独角戏的存在。此外,各地影戏的传统剧目、剧本形态、音乐唱腔、影窗(屏幕)大小、影偶大小及形象、雕刻制做、操纵技术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以往有学者把我国的影戏分成三大系统,即河北唐山一带的滦州影系、陕西关中影系和广东潮州影系。现在,通过上述各因素的详细比较和文献资料的印证,我们有条件把这一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附:照片和音频视频资料) 今天,各地皮影戏都面临濒危局面,而造成濒危的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现代化。怎样做到在现代化社会里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 今后工作计划 我们计划,从2006年9月开始,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到2007年年底前,完成中国影戏资源库电子版,并争取早日向全社会公开。 到2007年暑假前,将有6篇博士论文提交答辩: 1、 中国影戏的剧本形态研究(卜亚丽) 2、 中国影戏的演出形态研究(张冬菜) 3、 中国影戏班社研究(梁志刚) 4、 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李跃忠) 5、 中国影戏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张军) 6、 中国影戏的审美特征及其与姊妹艺术的关系研究(郑劭荣) 上述博士论文,都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的组成部分。所以,该项目至此将提请结项。随后,将作为一套研究丛书,提交出版社正式出版。 实地调查还带来了一些副产品。例如,我们分别应浙江人民出版社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之约,进行《关中影戏》(梁志刚)的《中国影戏》(李跃忠)的写作。这两本书均已完稿。 此外,到2008年暑假前,再完成博士论文一篇:中国潮州影系研究(邓琪瑛)。这本专著将归入另一项目。 我们的考察,已经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皮影艺人、党政机关、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对此我们深表感谢,并拟在将来的成果中予以说明。我们深知,这次考察只是雨过地皮湿,我们对影戏的了解还是十分表面和粗浅的,希望继续得到各地专家、各界朋友的关注、批评、支持与协助。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原刊于《福建省首届艺术科学研究年会论文(20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