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环球同此凉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追思逝者的重要节日。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或祭奠逝者,或与鬼神相关的特殊日子,虽然形式各异、习俗不一,表达出的,却同样是人们对生与死的理 解与追问。 在墨西哥,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分别是“幼灵节”和“成灵节”,分别悼亡死去的孩子和成年人。墨西哥原著民阿兹特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 在日本,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又被称为“亡人节”。这天,家家都要备下酒菜,用烧纸祭奠逝者。这个早先盛行于中国和印度的节日,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除元旦以外的最大节日。日本人会在这时返乡祭祖,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此外,它也已成为日本人阖家团圆的日子。 在俄罗斯,从16世纪末开始,东正教会将复活节后的第九天定为“死者节”。这一天,俄罗斯人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这个节日被特意安排在复活节之后,就是让人们不要因失去亲人而悲伤,而应该为他们的安息而欣慰。 在西方很多国家,11月1日万圣节是最著名的“鬼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会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讨要糖果。这个一年中最流行的节日,由赞美秋天、供奉神灵、驱除鬼魂等多个原始节俗融汇而成,在今天已经充满了喜庆意味。 李汉秋 文化学者: 生与死是始终缠绕着人类的问题,因此很多国家都有给逝者过的节日。但中国人在解决生死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哲学思考——生命有限,精神无限。生者对死者的缅怀,其实也是在希望自己死后被后人记住。因而就出现了家祭、族祭,推广开还有公祭、国祭。祭祀范围、对象虽有不同,但其核心都传承着先人的精神,也就是《左传》中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简单地说,德就是基本价值,立德就是做一个符合道德的人,这是人存在的基线;然后才可谓有功绩和著书立说。正是由于中国人在清明节中延续的是一种精神,相对于现实的躯体来说,它是虚拟的,因而生与死的对话在清明时就成了有限生命与无限精神的转化,它是超越时空的。 萧放 民俗学者: 节日,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投射。清明,在民间号称三大“鬼节”之首。“鬼”在中国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为鬼。鬼者,归也。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安居乐业,家族生死于斯,大家生死相依,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忠孝文化,强调家族血缘意识,用家庭的形式超越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离开现世,归向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晓峰 历史学者: 对于“鬼节”,中西文化更是有着本质不同。中国清明是“祭鬼”,是与已故亲人的精神沟通和亲近,是对他们的缅怀;而西方万圣节最早是“驱鬼避鬼”。中国清明的“鬼”是已故亲人先辈,是现实生活里孝道的拓展和延续,实际上是人世间生活的一部分,而西方的“鬼”是传说中的鬼,甚至孤魂野鬼;中国清明突出强调的是血缘、家族亲情,西方鬼节往往凸现的是宗教色彩、狂欢氛围。 类似中国清明节寒食灭火,之后重新起火的风俗,在国外一些地方也可以找到。但是,他们的行为大多出于“太阳崇拜”。只有在中国,这样的习俗是在“孝”文化、慎终追远的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是我们所特有的文化观念。 (本版图片由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发轫于悠远的历史深处,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明节的内涵不断积淀、更新、升华。走过千年沧桑旅程,当清明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将做怎样的心灵省思?明日,本报将继续刊出“我们的节日·清明纪念特刊”的下篇——《清明:文化浸润的心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