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令人甜蜜而惆怅地忆起那久违的时光。世人更加热议:现代社会生活如何传承端午文化? 传统节日习俗不能成为记忆深处远去的背影,而应该融入我们鲜活的生活与生命之中。 民众是真正的主角 在端午节申遗内容中,我省占了“半壁江山”,并且端午习俗过程更显完整、紧凑和鲜活。这也正是文化部决定由湖北担纲申遗的原因。 “这是一种历经积淀的民间生活智慧。我们首先要感谢老百姓,他们是真正的主角!”武大民俗学专家李惠芳教授说,他们创造并保存了如此丰富生动的习俗,使我们今天还能分享这种传统文化带来的荣耀。 黄石西塞神舟会从遥远的古代一直走到今天,在民间依然有着强劲的活力。当地群众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神舟会总是维持着40多个核心成员,68岁的会长贾德生已经干了20年。他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激动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一直搞下去!” 在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自明代起,当地农民还自发组织了“骚坛诗社”,端午时吟颂楚辞或作赋,相互唱和,在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中独具一格。在这片屈子精神浸洇两千多年的土地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会吟诗也会哼几句。 喜悦之中难掩忧虑 然而纵是在端午传统习俗浓郁的这两地,人们也依然难掩忧虑和喟叹。 “每年过端午节,政府都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遗忘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但节日本身的氛围仍然没以前浓了。”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宋东风回忆在她幼时,家家户户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自己动手包粽子,出嫁的姑娘也回娘家过节,“旮旮旯旯都充满了节日味道”。可现在,农村许多青壮年出去打工,即使在家的年轻人也不太注重过端午节。 而在城市里,传统节日习俗似乎更是渐行渐远。有人戏言,端午是“粽子节”,中秋是“月饼节”,元宵是“汤圆节”。在商家一轮又一轮的促销大战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商机,而不是文化。 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元宵等传统节日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端午节更进入了世界名录。但是专家们指出,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空壳化的隐忧,而一些应该继承的祭奠仪式被简化甚至被舍弃,使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得不到充分阐释。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除了传统饮食延续至今,许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内涵及习俗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年轻人尤其知之甚少。面对着这些非遗,我们却不由感到非常遗憾。 传统习俗并不过时 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徐永胜谈起在外省参观民俗村时,有的专家一看村民家里有电饭锅、彩电、明星海报,便直摇头:“大煞风景!”对此,他并不赞同。因为非遗是生活的产物,其保护也应该以人为本,我们不能要求村民们还去过钻石取火的生活。 端午风俗的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与调适,是一种天人对话的方式。传统节日皆是如此。它们产生于农耕时代,折射着祖先对生产、生活、生命的认知与回应,构成了传统节日文化最为深刻的内核。 清明既寄托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人生寓意,也是在万物复苏之际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的方式。除夕、中秋、端午同样蕴涵着团圆、和谐、健康、幸福等内涵,都是我们的先民对生活与生命的礼赞。即使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和生活方式改变下,这些曾慰藉一代代心灵的美好习俗依然不过时。 华中师大文学院陈建宪教授建议,不妨借鉴传统因素创造出一些适合现代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过节方式。比如端午节可说是“古代的公共卫生日”,在近几年相继出现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人们防瘟避疫、注重健康的心理,推动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增加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