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待月亮有十分特殊的情感,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相关。其中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乃“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更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 与其他重要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形成较晚,在民俗节日体系形成的汉魏时期尚无它的踪迹。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形成习俗,但当时中秋节还不是一个大节。北宋太宗年间,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后就日渐隆重。明朝以降,中秋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民俗大节,中秋节俗活动丰富多样,主要有祭月、赏月、祈嗣、节关等。 祭月。“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辞》上)。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分别为阴阳的代表,“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时间上分属日夜,在季节上分属春秋,在空间方位上分属东西,在五行中分属水与火。二者相互配合,它们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所谓 “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礼记·祭义》)。因而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日月的祭祀,很早就有相关的宗教礼俗。商朝人已将日月拟人化地称作东母与西母,周代则有春分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晚上在西门外祭月的“朝日”、“夕月”礼。此后一直到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隋唐以前,祭月主要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由官方例行祭祀,一般百姓无缘祭享。对于他们来说,月亮无法接近,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不再那样高不可及,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尤其明清以后祭月更成为民间极为重视的中秋习俗活动,甚至有“中秋在家不拜月,出门遭雨雪”之说。 祭月在民间也叫拜月、供月、愿月、献月亮等。为了祭月,人们往往提前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图片1) 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苏东坡曾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当时的月饼只是一种普通饼食,并没有与中秋联系起来。一般认为,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始于明代。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中也出售各式各样的果馅月饼,有的一枚甚至价值几百文铜钱。(图片2) 在民间,祭月时必用一种特制的月饼,较日常月饼“圆而且大”,俗称“团圆饼”,表面多印有月宫蟾兔、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老北京饽饽铺出售的团圆饼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红丝为馅,以香油和面烤成,是素品。家庭自制的大面饼,以红糖为馅,有的嵌枣,一些人家还在表面用木戳或临时采摘的花果蘸胭脂印上红花,然后蒸或烙熟。祀月时,供于月前,北京人多镶在特制的木架上当作祭月的神位。祭毕,依人数平均切开,每人一块,凡家庭成员一概有份,取合家团圆之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