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9日电 虎年春节即将到来,相关话题也日渐升温。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穿越千年岁月,被赋予了新的年俗内容。“回家过年”仍然是主旋律,但也出现了“恐归”一族。年夜饭依旧温馨,只是有人把地点选在了饭店。发掘传统内涵与提取当代价值如何平衡,成了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的“中国年”,而今已随国家实力的提升走向了世界,形式上虽有变化,“祈福”的内涵却永远不变。 “恐归族”:什么阻碍了你回家过年的脚步 临近春节,各大媒体在传播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了这样一个群体:熙熙攘攘的春运人群中,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热闹欢乐的年夜饭桌上,也将见不到他们举杯……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 据报道,当许多离乡在外的游子捆好行囊、备齐礼物准备回家团圆之时,在中国一些城市里却存在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但又顾虑重重,这群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年轻人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称谓“春节恐归族”。 一项针对此现象的调查显示,“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怕春运压力大、怕父母逼婚事、怕往来人情债、怕饭局等是“恐归族”不敢回家的主要原因。 面对部分年轻人的各种“恐归”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虽然时代变了,春节一家团聚的传统不会变。”已为人父母的陆士桢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 学者孔国保则分析说,春节的传统精髓就是合家团圆。而“恐归”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方式并不可取。要调整心态,理解父母及关心自己的人。他建议,票实在难买就换个时间回去看父母,既节省了成本,又实现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争议中的春晚:已成“新民俗”还是日益老化 提到春节,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春晚”。这样一台在特殊时刻集合各界文艺精英的大型演出,让人又爱又恨。支持者称春晚已成不可获取“新民俗”,反对者则直斥其日渐“低俗和老化”。 有报道称,首创于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本是偶然因素的产物。但是,由于连续播出了27个除夕夜,并且是当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如今这台晚会已经被称做中国人的“新民俗”。一些出自春晚的台词,如“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不差钱”等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除夕之夜,一家人守在电视旁看春晚,已经成为很多人过年的主要内容之一。 与春晚的巨大关注度相比,来自各界的批评声音同样引人瞩目。学者蔡子君认为,春晚冲淡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春节习俗和传统年文化。还带走了节目创新的动力和勇气。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多次撰文,批评春晚的“赵本山现象”。在他看来,赵本山及其弟子小沈阳等人所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二人转”,而是低俗的灰色“二人秀”。他表示,今年绝对不看央视春晚,“央视春晚的演员严重老化,早该换了。” 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春晚”仍然是春节期间中国最受关注的文化大事。而由其衍生出的“山寨春晚”等,也备受瞩目。近年来,各个公司、单位自身的联欢会,也被冠以“XX春晚”的名义,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炙手可热,其中不乏相当雷人的桥段,来自民间的创意,将“山寨”的娱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短信拜年:便利同时也有烦恼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祝福是过年的惯例。而今,在传统的登门拜年方式之外,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短信拜年、视频拜年、电邮拜年等新方式。 据报道,去年春节假期,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180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约30条。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选择发短信拜年。短信拜年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项目,与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并列为春节三件大事。 但科技发达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意外的烦恼。 许多人也都会面临这样的尴尬:收到别人的短信,不回,是怠慢;认认真真地一条一条回,太烦太累;敷衍一下,又了无生趣;原创短信,诚意足够但文采不足;上网查或转发别人的精彩短信,轻松但是多有重复。小小短信,带来不少烦恼。 有人表示,“每年都收到很多祝福短信,文字都挺好,但大家互相发的都差不多,到后来都不愿意仔细看了,只记得这个人给我发过祝福就行了,再到后来,太多了都记不得谁发谁没发了,自己发了多少也搞不清了。 ” 还有人预计,今年短信拜年将有所回落,因为又有3G手机视频拜年、播客拜年、微博拜年等新兴手段冒了出来。包含美好祝福的新生拜年方式,能否长久留存在春节年俗的行列中,尚需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