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字的读音 为了辨析“于”字的读音,须先搞清它的写法,即字形。“于”的字形,民国以前,除直书为“于”外,还写作“亏”。 《说文解字注·检字》“正文”中,“于”下括注为“亏”,表示“亏”字即“于”字。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二·第五部》“亏声”下注:“隶作于。”此处所谓“隶”,是相对于篆体而言的常用写法(即正书),非专指书法五体之一的隶书。可见,“亏”、“于”同为一字。 《康熙字典·子集上》释“于”字,引《朱传》:“于,於也。”并云“《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那么,“于”即“於”。 因此,“于”字的读音,当从以上诸字求之。 一、《说文》释“亏”:“於也。”段注:“於者,古文乌也。孔子曰‘乌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然则以於释亏,亦取其助气。《释诂》《毛传》皆曰:亏,於也。凡诗、书用亏字,凡论语用於字。盖于於二字在周时为古今字,故《释诂》《毛传》以今字释古字也。”据此,段氏认为,“今音”有别的于、於、乌三字,“古无是分别也。” 因此可知,“亏呼”即“乌呼”,于、於、乌三字同音,音均为“wu”。 二、《康熙字典·卯集下·方部》释“於”:“《唐韵》哀都切,《集韵》《韵会》《正韵》汪胡切,同乌。《韵会》隶变作於,古文本像乌形,今但以为叹词及语词。”则知“於”之音、义,均为“乌”。 三、《康熙字典·巳集中·火部》释“乌”:“《唐韵》哀都切,《集韵》《正韵》汪胡切,音污。”可知,“乌”音也为“污”。 四、《说文解字注•检字》中,“於”字括注为“乌”,表示“乌”即“於”。《说文》释“乌”:“孝鸟也。象形。孔子曰,乌,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段注曰:“亏,於也。象气之舒。亏呼者。谓此鸟善舒气自叫。故谓之乌。……其字之声可以助气。故以为乌呼字。古者短言於,长言乌呼。於乌一字也。……而诗皆云於呼。中古以来文籍皆为乌呼字。……于、於为古今字。释诂、毛传、郑注经皆曰,亏,於也。凡经多用于,凡传多用於。而乌鸟不用此字。”[url=#_ftn24][24][/url] 段氏之释,可谓详矣。除了作为鸟类的乌鸦,专用“乌”字外,用于助气者,“乌呼”、“亏呼”、“于呼”、“於呼”,古音尽可通用,没有区别。因为“乌”、“亏”、“于”、“於”,皆读为“乌(wu)”也。 五、《汉印分韵合编》、王力《诗韵常用字表》均将“于”字归“虞”部。《说文》释“虞”:“从虍吴声”。《笠翁对韵》“虞”部举例:“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可明其韵为“u”;《康熙字典·申部中·虍部》释“虞”:“又通吾,吾丘寿王《水经注》作虞丘寿王,《王应麟诗考》邹虞或作邹吾。”可知,虞通吾。则“于”,音当为“乌”(wu)。 六、又,“汙”字,《说文》释曰:“秽也。从水,亏声。”此“亏”声,段注为“乌故切,”再次证明此“亏”的读音为“乌”(wu)。 这个“汙”字,保留了声旁“亏”的原有写法,成为今天“污染”一词的“污”字,而原来的“汙”字,反而少用了。 综上所述,《阿于歌》的“阿于”一词,与“阿乌”、“啊呜”、“阿吾”等同音。因是拟音,书写为“阿乌”、“阿呜”、“阿吾”、“啊呜”等,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