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指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日,在大理民间有“接祖”、“送祖”的习俗,是除清明节之外追念祖先的节日,又称中元节。道教和佛教都很重视这个“节”,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要做斋醮仪式,佛教则办盂兰盆法会,诵经、施食以追悼、超度亡人。按文献记载,北宋就有中元节祭祖先的风俗,大理民间崇信佛教和道教的人多,对中元节也就特别重视并形成一些独有的地方特色。 七月初一傍晚接祖,即把去世的祖先“灵魂”接回家中。在此之前要把供奉祖先的神龛清扫干净,在灵牌(神主)前摆放供品:火把梨、花红、十锦南糖等。瓶花要选“祖先花”或黄菊。还要准备两个大碗浸泡一把谷种或麦芽,从发芽到长出绿色的苗叶,象征着家运的和顺与五谷丰登的年景。每天三餐都要先供祖先,然后家人进食。接着就要准备为祖先送行的“包”,一种像信封,16开或32开大小的纸封,木刻雕板印刷,白底套红。有固定的格式和行款,像信函一样有“收件人”和“寄件人”,用毛笔或钢笔正楷书写,不能差错。通常每家都有一本家谱或写有祖宗三代的立轴,以记本家源流,写包以此为底本。“包”内装冥纸、“金银锭”,是给亡人的盘缠,另附用红蓝纸剪成的衣裤鞋帽,作为返回“阴间”的行装。 七月十四日送祖“烧包”;如年内有亲人去世,则提前一天称烧新包。当晚供奉的酒菜丰盛,其中要备一盘芋头花,两根长芋杆象征挑行李用的扁担。全家依次跪拜后,就在门外“烧包”,每一封“包”上的字,须从头到尾念一遍,然后把“包”引火,加上冥纸燃烧。火盆边要准备一桶水,以防火星飞溅引起火灾事故。烧完包后,供品投入盆内,连同给“孤魂野鬼”享用的一碗“浆水饭”倒入河内,送祖仪式结束,相传亡人就返程去参加第二天的“中元会”了。 中元节还有一项民俗“放河灯”。“河”应为“荷”,因灯形状如荷花。用油纸制成碗形,以熬稠的松香作底料,中间有棉纱灯芯;也有用土碗盛油的。碗的周边是荷花瓣,起挡风作用。为什么要做成荷花形状?因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污染;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以莲花为所居。与佛教有关的用品和建筑,多半都有莲花图案。中元节晚上在西洱河上放荷灯,闪烁的灯光星星点点,顺着河流远去。如果灯火熄灭,就被认为又有亡灵得到超度了。 “七月半”从表面看,迷信的气氛较浓。但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祭祖、烧包带有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缅怀亡人之意。就像今天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以及空难等遇难的同胞亲人,点上一支蜡烛或献上一束鲜花,表示哀思一样,是一种祭奠的仪式。再说写包要有“底本”,给后人留下一份“乡土文献”。族谱、家谱已列入历史研究和档案收集的范围,对研究民族迁徙,社会经济、人口变化等专题,可视为珍贵的文献资料。还有“放河灯”这种内地少见的仪式,近年来已有旅游城市把它“开发”成为吸引游客,参与互动的节目。 至于近些年在“七月半”期间,“香火”摊上出卖的纸制“别墅”、“香车宝马”、“冥币”等等,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应予摒弃。民俗有继承,也有改良。随着城镇化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多数居民已把“七月半”缩短为1至2天,13日接祖,14日送祖,或当晚接送。“缅怀”,在于内心的真诚,不在于铺张的形式;“简化”,成为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