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主持人):我一直有个问题不太明白,“春节”为什么这么重要?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因为它是我国传统历法的第一天,是一年的开端。春节在古代其实一直叫“年”。我们古代用农历,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新年。老百姓叫它“大年初一”,文人学士叫它“元旦”、“元日”。可是, 辛亥革命之后引进公历,于是公历1月1日抢走了“元旦”的名字,农历新年只好叫“春节”了。虽然叫法有变化,但是春节依然是我们最大的节日。就连属相也总是从春节开始算起,没有从公历算的。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没错。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又不是简单的节日,它负载着多重文化意义,它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中国人通过春节表达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 如今,年夜饭的丰盛虽然不再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但我们还要吃,还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我们的餐桌上还应该摆上具有象征意味的鱼(年年有余)、丸子(团团圆圆)、萝卜白菜(青青白白)等,我们还要给不能回家过年的亲人留下座位,让他们在精神上与家人团聚,家族的亲情与伦理仍然是我们民族的核心观念。 杨凯:不过,最近这些年,大家好像都有个共同的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年味儿的淡泊是客观现象,但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比如对于穿新衣吃好东西的向往淡泊了,不是表示社会进步吗? 其实,任何一项民俗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调整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我们经常说民俗是一条河,贯穿历史的长河,那肯定是活水不是死水。我觉得,对于民俗变化,最好抱着“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态度,这不是说放弃责任感,而是充分相信民俗自身的调节机制,它的变动显示的是活力,只有缺乏活力的东西,才需要外力来干预,比如“抢救”之类。(《人民日报·海外版》2.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