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杜再江]苗族古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报》2010-02-12 杜再江 参加讨论

    苗族古诗的发掘与保护
    麻山位于贵州省紫云、望谟、长顺、罗甸、惠水、平塘六县交界处,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共20个乡镇,苗族人口29万余人。据专家介绍,苗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原的蚩尤九黎部落是苗族的先民,蚩尤是苗族的人文始祖。亚鲁王是蚩尤之后两千多年苗族部落的一位王族后裔,秦汉时期,亚鲁王带领苗族部落迁徙到贵州,进入了麻山,从此定居了下来,繁衍至今。
    麻山苗族古诗《亚鲁王》主要流传于紫云县,分散流传于邻近的罗甸县、望谟县、平塘县,另外贵阳花溪、清镇、镇宁、关岭等西部苗族地区也有少量流传。早在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麻山苗族史诗就有了雏形,秦汉时期,苗族定居麻山后,史诗充实、丰富了亚鲁王的故事,并以亚鲁王的故事为主要传唱内容,亚鲁王的若干王族后代故事完善定型于清朝末年。
    麻山苗族古诗《亚鲁王》有2.6万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上万人,几百个古苗语地名,十几个古战场,其细腻描述传承于麻山苗族地区3000多名歌师的记忆里。“开始翻译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可是越深入到史诗里,越觉得它的内容太丰富了。”杨正江介绍,古诗对亚鲁王祖辈父王谱系的记忆是从哈珈王第一代开始的,到了亚鲁王已经是第十八代王了。
    在《亚鲁王》的记载中,每代王的故事有300余行,详细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创世故事,有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宗教习俗等历史与神话相隔的传说,描述了麻山苗族对故国故事的记忆,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等价值。“苗族通史、迁徙史中关于苗族是如何从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迁徙到贵州,又如何征战、定居、开发的,描述极为简略。”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余未人认为,《亚鲁王》填补了两千多年前这段苗族口述历史的空白。
    在贵阳、安顺等说西部方言的苗族支系中,都有关于蚩尤的后代“杨鲁”(“牙鲁”)的传说。“亚鲁王”与“杨鲁”、“牙鲁”是同一个人,“亚”、“杨”、“牙”都不是姓氏,而是祖先的意思。《亚鲁王》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的用叙事的形式朗诵、吟唱,有的用道白的形式问答,采用了形容、比喻、拟人、描述的表现手法,词以散文诗的叙述为主,歌唱的曲调变化丰富,不讲究押韵,只讲押调。
    “要找苗族古歌师,在麻山地区随便能找到几千人。”杨正江说。可是,对苗族古歌司空见惯了的麻山人,并不觉得那是“宝贝”。相反,一些有点文化的干部,倒认为那是“迷信”,在老人去世后,不请歌师,而请外面的道士。杨正江认为,那是麻山苗族人对本文化的“不自信”。为此,杨正江先后拜了紫云县宗地乡戈岜村的杨再红、山脚村的杨再江等巫师为师,农闲时节还以每天25元的代价请师傅到家里来教他学艺,用苗文记录唱词。杨正江发现,散布在麻山紫云、望谟、罗甸等地的苗族歌师,唱诵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关于亚鲁王一生征战的故事。其中,描绘了两次大战争的场景,有1万余行。创世、立国、创业及其发展,“亚鲁王”这一生动的形象,在不断的翻译和积累中逐渐丰满起来。
    “《亚鲁王》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杨正江这样概括他对《亚鲁王》的理解,因为《亚鲁王》是麻山苗族人民生命结束时,活人对亡灵的吟唱。麻山苗族人认为,亡灵必须牢记先祖的历史故事,方能追赶迁徙之路,回归东方故国与先祖团聚。余未人认为,《亚鲁王》是最珍贵的、活在苗族人心中的历史。
    对于未来,杨正江坦言,老歌师们正在不断离世,再不抓紧将会晚矣,然而又不能急于求成。他表示,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崎岖,他都会坚持下去。对于《亚鲁王》,这部传唱了二十几个世纪的史诗,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共同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