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唐晓涛]神明的“正统化”——从明清西江中游三界神诞仪式说开去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9-24 唐晓涛 参加讨论

    
    三界“跳神”之一:开通四方
    
(于桂平市大洋镇新和村永显庙)
    这些仪式过程和表演的故事情节,令笔者大为震撼。仪式所见,犹如一幕幕地方历史在上演:冯克利披上仙衣即可看到两广全境的故事,表达的正是三界神成为两广地域社会保护神的事实。
    在村民眼中,“传统”意味着什么?我们看到,仪式中被强调的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国家的权威。其二为道师的中介作用。
    演化中的三界神
    三界神是明清时期西江中游地区最普遍的神明,以广西的浔州府(辖今桂平市、贵港市和平南县)和梧州府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自明至清,该地区三界神的形象经历了由水(蛇)神、瑶人祖公到地域保护神、冯氏宗族祖先的演变与叠加过程,并最终成为国家祀典神明。而神明形象的这一正统化过程,贴切地反映出西江中游地方社会在国家正统文化秩序确立和地方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之后,族群形象的转变和地方社会所经历的文化过程。
    以笔者所见,三界庙奉祀的神明一般为冯克利及其裔孙冯都长和冯祯吉(名号或有不同)。关于三界神的最早记载见于雍正《苍梧志》卷3收录的明景泰年间的碑刻,叙述一个冯姓贵县人遇仙成神,被官府认为“惑众”,以大镛焚烧三日安然无恙,被命行雨治疫皆验,遂受封为三界的故事。此三界神与蛇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常往来于西江上救难,似为西江流域的水上人家所奉祀的水神。明正德年间任横州通判的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记载了自宋以来一直被自苍梧至南宁广大地域的瑶人呼为“祖公”的贵县冯氏神仙家族,此家族每代均有成神者,善作法术,可召风雨鬼神,其时成神者为冯都长,常助官军平定瑶人之叛乱并保护往来西江从事米粮贸易的商人,冯都长代表的是与官府合作的熟瑶群体(与之相对者为生瑶);明末清初,清廷地方官员宣称得到三界神的帮助而平定了地方动乱,三界神成为地域保护神,官方出资建庙并将三界庙记录于地方志上。在康熙《广西通志》卷31“仙释”条中,首次出现了三界神“游天得道”的封号,并且与贵县东壆村一个名为冯克利的人联系在一起。在笔者采集到的贵县冯氏族谱中,此支冯氏宗族自称其族人冯祯吉为冯克利之九代孙,且因灵异而受封为“新圣”。现在这支冯氏族人居住在贵港市区及城郊,从其祖墓碑刻及族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如何将自己的祖先与三界神联系在一起,并将神明的谱系转变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宗族谱系,通过族谱的修撰将土著身份的冯三界改写为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明朝开国大将冯国用、冯国胜的后人的整个过程。道光十四年(1834)三界神因西江中游地区的自然灾害以及会匪祸乱而正式受到敕封,成为国家祀典神明,此时记录在族谱和碑刻中的冯克利则具有了先祖来自浙江绍兴、因随韩雍征瑶乱而定居于贵县、本人协助王守仁平定瑶乱的更吻合国家祀典神明所要求的“正统”身份。
    上述三界神形象的一系列演化其实是地方神明正统化的过程,塑造这一过程的各种力量,包括了当地的土著“猺”、“獞”、“蛋”群体,也包括了往来西江的粤商,甚至可以看到地方官府的参与。他们在地方经历征瑶乱、两广米粮贸易、建立国家正统文化秩序、嘉道匪乱等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中,因应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需要而对神明形象进行改造或叠加,再依据这些正统的文化标签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社群的权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