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刘志琴]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与开发(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5-10-2 刘志琴 参加讨论

    五、风俗考古,校验历史
    史学研究力求复原和解释已经消失的历史真相,真实无误是第一要义。但是研究的对象,不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是不可再生,再也不能重复的一次性现象。这给今人的研究带来很多疑难,因此,从有史学以来就有各种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用文献、文物考证是史学研究最基本方法,近代以来陈寅恪以诗证史,顾颉刚以风俗求证历史的研究方法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孟姜女传说与史实的研究中,顾颉刚根据古代文献、诗词歌赋、乐府变文、戏曲民谣中的各种传说,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地理学的广博知识,对孟姜女传说形成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孟姜女的原型是出于《左传》的记载,在齐莒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杞梁妻在奔丧途中接受齐庄公吊唁的故事,后来逐渐演变成哭倒秦代长城,这一嫁接,时间相差三百年之久。正如顾颉刚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书中说:“孟姜女的故事,论其年代已经流传了二千五百年,按其地域几乎传遍了中国本部,实在是一个极有力的故事。可惜一班学者只注意于朝章国故而绝不注意于民间传说,以至失去了许多好的材料。但材料虽失去了许多,至于古今传说的系统却尚未泯灭,我们还可以在断编残简中把它的系统搜寻出来。”顾先生对这一民间故事的发掘,成为近代以来以民俗求证历史的第一人,这对促进史学研究下移到民间民俗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建国以来由于社会学和风俗学的中断,以风俗求证历史的方法悄然冷落,这是史学的偏失。
    风俗是历史最生动的遗存,它能够提供文本历史所不能具有的鲜活形态。例如,藏妇女有“加龙”的装饰,这一风俗就导源于我们祖先的动物崇拜。
    在青海的汉墓中发掘到一个舞蹈纹陶盆,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大发现,这由五人牵手的三组舞蹈图,每人都以兽角羽毛为头饰,身后有一条尾饰。在少数民族服饰中摹拟兽类是常有的现象。这种习俗遍及南北,汉族也不例外,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的墓葬发现有彩绘人,在衣后就有尾巴的造型,1960年陕西的东汉墓葬也有类似的发现,所以《说文解字》在注解“尾”字说:“尾,微也。古人或饰系尾”。有的将尾巴不装在身后,而是装饰在头上,满族妇女“叉子头”即是如此。
    舞蹈纹盆的出土,说明在青海地区的牧民自古以来就存在对牛羊的爱护和敬畏的风俗,羌的古汉字即由羊与人组成。以牧羊为生的羌人,戴羊角是有权威的象征,在羌人每年冬季举行冠礼的时候,端公(巫师) 头戴羊角帽,手执杉杆,杆上扎有纸形的始祖像,用白牡羊线围在冠礼人的颈上,用母羊祭羊神。在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发现的卡约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陶器上就有鹿、大角羊等动物纹饰,这是古代羌人图腾崇拜的形象。如今羌人在举行各种仪典时往往在颈上悬挂羊毛线,表示对羊亲密无间,冬季要加套羊皮或羊毛毡的背心,称为“皮褂褂”。在藏族的寺庙、住宅的墙角、门楣经常置放牛头牛角,或牛头金刚像,用牛头当做护身符。这种对牛羊的特殊信仰和尊崇,早在汉族的古书就有记载,根据《山海经.西山经》所述,从崇吾山、经三危山、积石山、玉山到翼理山一带,当地居民所供奉的神“状皆羊身人面”,这种形象如同狮身人面像一样,是崇拜的发展和进化。
    藏族先民的尾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成辫筒,把头发梳成几十条辫子,装入华丽的布袋中,形成一条细长的饰带垂在脑后,有的还缀以金银宝石,末端以红线为穗,长至足跟,厚重古朴,称为“加龙”。从舞蹈纹盆的尾饰到藏族的“加龙”,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文字的记载并不多,却在风俗的演化中历历可考,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人们从动物崇拜内化为审美意识的进化历程。
    运用风俗研究还可校正古代文献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古书记载西北少数民族有贱老的风气,将活着的老人弃之野外或墓穴,任其死亡,这与华夏族的尊生重老大相径庭,并以此作为华夷之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就新出版的敦煌石窟的壁画所见,有多幅连续画面,详细描绘送老人进坟墓的场景,那是很隆重的仪式,墓内给老人安置了舒适的墓床,地面铺陈地毯,有食物、用具,壁上挂山水屏风画。送葬的家人或悲泣状,或以袖掩面,也有跪地拜别的,柱杖的老人在排列有序的歌舞阵中,安详地步入坟茔。唐代人称这样的“生圹”为“寂居穴”、“复真堂”,表示远离人世,恢复真身,这是佛教的信仰,视死亡为生身的终结,真身的再现,是死亡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情景哪能用华夏族的贱老来论定。古代文献中不加分析地一概斥之为贱老,实际上这是对西北风俗隔膜而造成的误解。
    对于某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可以用风俗考古来求得别解。中华民族本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自无疑义,但有的少数民族自认为是蚩尤的后代,对黄帝并不认同,以致在国家公祭黄陵中,引发学术界的不同意见。虽然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由来已久,但对中华民族同为龙的传人这一点却从无异议,民俗认同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自有图腾崇拜以后,龙就成为最早的崇拜偶像。那兽面蛇身的形态,在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中有生动的象形字和见龙、祭龙的记录,在先秦的青铜礼器中还有栩栩如生的造型。20年前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6000年前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图案,那昂首、曲颈、弓身、飞腾的姿态,获得“华夏第一龙”的称誉;10多年前在辽宁兴隆洼又发掘到七、八千年以前用石块堆塑成龙形的遗址,与此毗连的是许多墓葬和祭祀坑,表现出人与龙生死相依的亲密关系。
    在传说中的龙崇拜比这更遥远,每个古老民族都有关于万物创生的神话,在中国开天劈地的是盘古氏,在《太平御览》和《绎史》中记述盘古死后化生万物: “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络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随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述异记》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云云。按这说法,宇宙本是混沌一片,从有盘古氏后才开出天地万物,盘古为什么有那样大的神力,因为他超越常人,是一条龙。甘肃民间有一首《盘古龙》的歌谣流传,在混沌的宇宙中,盘古龙用尾巴一甩,上去的成为天,落下的是为地,龙的身体化成万座山峰,血液变成江湖河海,头发成为森林。两眼亮晶晶,飞到天上照万民,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创世主的形象。人们把这样开天劈地而又顶天立地的伟大的形象赋予龙,是对龙推崇极至的表现。
    龙在远古受到这样的尊崇,是因为先人们把它视为生命的来源,中华民族以炎黄为始祖是五千年历史的共识。黄帝就有龙的体形,他的氏族以龙为图腾。《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黄龙体”,《天官书·注》:“(黄帝)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黄龙体。”《帝王世纪》说,神农氏母女“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因此神农氏又称神龙氏,炎帝也是龙的后代。
    龙的传说不仅在华夏族中盛行,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有龙的传说。西南是巴蜀人的故乡,“巴”字,《说文解字》释为“虫”或“食象它(蛇)”;“蜀”字的含义是“人首蛇身”,从四川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常有蛇形符号,镇墓的陶俑有神人持蛇的造型。在云南出土的文物中有二蛇交尾的铜矛,铸有龙、蛇图案的编钟(9)。《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述哀牢人是少女沙壹与龙感应怀妊而生的后代(10);在唐代立国的南诏又称龙尾(11);大理国的创始者段思平在传说中也是龙的后代;诸葛亮南征时为夷人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农,龙生夷”(12)录下了夷是龙后代的传说。彝族有《祭龙经》,尊崇龙蛇是彝族传之久远的风俗。在内蒙的红山文化遗址中,还发掘出5000年前雕琢的大型玉龙。种种资料不论是考古的、文献的、口耳相传的,都反映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相似的龙崇拜。
    古人习惯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来表达地域和空间观念,黄帝起自黄河流域,地处中原地带,对周边地区处于中心的位置。“中”,在《幼学琼林》中释为,“属土,其色黄,古中央帝曰黄帝。”五方氏族聚会,古语称“五龙聚会”,黄帝居其中。这居中观念的形成,表现了黄帝在与地方氏族的联合中取得中央共主的地位。由联合而融合,由共主而共祖,是社会生态也是自然生态。龙,它那突兀不凡,横空出世的气势,诙奇谲怪,玄奥莫测的威力,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成为最神异的灵兽,对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有永远的吸引力,在一个厂土众民的多民族得到最广泛的认同。 上述例证的解读,只是民俗大海中的一滴水,至于那些未能涉猎的领域,需要更多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和艺术家们进行综合考察。
    风俗考古,即是借鉴风俗学和人类文化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和源流的考证,通过非文本的资料与文献记载的比较、质疑、验证,以对历史文本中某些语焉不详或含糊不清之处,进行分析、考辨和补充,为史学打开超越文本的广阔领域。它必将以丰富的资源和独居的慧眼,赢得学术界的瞩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集79页。
    (2)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四。
    (3) 转引自《白虎通·巡狩》。
    (4) 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二四,万有文库,1937年。
    (5) 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
    (6)《诗经·郑风·溱洧》
    (7)《诗经·邶风·静女》
    (8)《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 期。
    (9)《滇池区域青铜器图象反映的民族习俗》,《云南省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 文集》。
    (10)《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11)《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诏,或曰鹤拓、龙尾。”
    (12)《华阳国志·南中志》。
    (原载《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