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江飞]场景研究:虚拟民族志的逻辑原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年08月 江飞 参加讨论

    场景定义移动化的社会空间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诱发了网络社会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形式,改变了社会运行的规则和逻辑。“在场交往和在场经验是贯穿在游牧社会、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的基本形式,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是权力运行的基本结构。”⑤在传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基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借助声音、表情、肢体以及各种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即使存在跨越某一地理场所的非面对面交往,比如书信、语音等方式,依然是在具体位置指向清晰前提下的人际交往,因而在场始终是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中无法隐去的烙印。人们在固定区域里的交往和沟通,总是与相对稳定的时空坐标对应,并逐渐沉淀具象化的生活习性和文化风俗。但是互联网消解了社会交往中的身份、位置、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身体对具体场所的依附不再成为人际交流的必然前提。“相逢未必曾相识”,社会关系从彼此清晰的地域性关联中脱离出来,呈现出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穿越,人们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非面对面的交往,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可以在同一个空间中交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移动设备与个体身体近似绑定,进一步消融了地理场所对人际交流的制约,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递和关系构建唾手可得,固有的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加剧分化,旨趣、利益等因素成为建构社会关系的新力量,并逐渐挤压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因子的影响力,跨越地理属性的社群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彰显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在这样一个移动化的社会空间中,个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遵循全新的运行规则。戈夫曼曾经将社会生活描述成一出多幕的戏剧,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前台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之中,表演者会戴上面具,一定程度上伪装自己。后台因为幕布遮掩,观众难以发现,因而表演者会比较放松。人们的表现因为前台或后台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固定的环境中,人的行为相对来讲是稳定的。梅罗维茨认为,随着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信息传递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前台与后台的界限逐渐模糊,观众随时都可能观察到后台的情况,不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演员和观众的区分。“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⑥也就是说,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所处的场所密切相关,场所之间的区隔造成环境、背景的差异,这是理解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而在移动互联网世界,身份、阶层、职业等社会标签及其对应的物理空间不再是因循不变的,充分流动的信息融化了既有的社会界限。于是,我们要抛弃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面对面交往的惯性认知,不再用静态的眼光来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而是要在信息的即时流动和环境的生成、演变过程中去理解社会角色。梅罗维茨提出“场景”的概念来解释社会生活,认为“社会现实并不是存在于人们行为的总和中,而是存在于所有场景行为模式的总体之中。因此,当两个不同场景之间的界限移动或消失之后,社会现实就会发生变化。”⑦
    场景这一概念初义是指电影、戏剧中的场面,后来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对场景的定义,大多认同是“描述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的总和,其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场所与景物等硬要素,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空间与氛围等软要素”⑧。场景无疑包含有界的、临时的、有形的场所,但是绝不仅仅等同于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还应该包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所建构的信息流动情景,以及控制这些情景的规则。“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习惯、社交氛围。”⑨在场景的诸要素之中,场所可以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地点,可能是跨区域的,而且不再是决定性的力量,而情景和规则这些软要素的权重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如何理解人们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于是,梅罗维茨直接将场景看成是构建人们新的交往模式的信息系统。这里的信息并非通常的知识,而是传播过程中呈现的所有个人和职业的交往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社会行为和社会经验,与社会秩序相关。电子媒介的盛行导致“人机合一”,社会交往的信息处于即时流动之中,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中可以轻松地共享同一场景。因而,以电子媒介为中介的交往行为,造就了社交空间与物质地点的分离。如果还是单纯以固定的地域来区分空间、规顺社会行为就难以为继了。场景这一系统不仅包括地点所创造的现场交往的社会行为,同时纳入了由新的数字化传播构建的更宽泛的社会交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场景解构了纯粹以地理位置为逻辑的传统社会的空间,重构了基于信息环境和技术体验的新的社会空间。随着人的行为越来越多地依赖场景,场景成为人际交往、关系建设、社会连接与社群运行的枢纽环节,也应该成为社会研究的新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