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乾隆
武则天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黄懿陆]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新华网云南频道(2007-06-1 黄懿陆
参加讨论
歌书
2007年6月2日,翻译整理出来的一部壮族歌书在昆明召开的学术座谈会上与专家学者见面。这是一部山歌体作品,应用图案识别歌名,其表现形式是男女青年见图便使用壮语对唱出相应独立成章的单体山歌,以81首山歌,762行歌词联为一体,一气呵成,被学界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简称《坡芽歌书》),由于其体裁的特殊性,有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
发现歌书的坡芽村一角
《坡芽歌书》使用仙人掌果汁描绘而成
祭祀龙树是壮族古老的习俗之一
坡芽村头的老人厅
《坡芽歌书》的发现及其形成年代
《坡芽歌书》的发现地为滇桂结合部的右江上游地区剥隘镇。据富宁县人民政府1987年编印的《云南省富宁县地名志》载:“坡芽,在甲村东南3公里的山腰梁子上。山区。32户,208人,壮族。壮语‘坡’即山坡,‘芽’是黄饭花(灌木,花黄色,每年旧历三月三,村民常以之染糯米饭),村居多有黄饭花的山坡得名。”“坡芽”的汉语翻译,亦即“染饭花开的地方”。
《坡芽歌书》的发现经过是:2006年2月,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光禄担任总策划、总撰稿、总制片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摄制组到富宁县开展拍摄工作,富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借此机会安排县产业办公室并委托县壮学发展研究会对全县壮族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时,于剥隘镇甲村村委会坡芽村发现村民农凤妹家珍藏着一块宽一尺许、画着各种奇特图案的土布,不知其因。据农凤妹介绍,这是她们家中祖传的一本歌书。
该县编印的《坡芽歌书》说:“每一幅图案,代表一首固定的山歌。这块布上的图案记载的是81首壮族情歌,只要见到这个图形,即可颂读整首山歌。”这块图案的拥有者为农凤妹和其堂媳农丽英。她们说,该图案传自其祖母。谈到图案的来历,农凤妹说,她们小的时候学唱山歌,祖母便手把手在地上教她们画这些图案以帮助记忆,这些图案符号便深留心中。调查组将这些情况如实上报县委、县政府及省、州壮学会从而引起重视,县委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严加保护,并逐级向有关学术单位通报。同年7月28日至31日,“由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明、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普卫华等一行四人组成的《坡芽歌书》专家考察组,专程来到坡芽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以黄建明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初步认定,这81个符号基本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一是形固定;二是音固定(但这音不是一个字音,而是一首歌);三是义固定,其内涵丰富。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以及开发价值。考察组的专家将这一发现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壮语音记‘布瓦吩’(把花纹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
当年8月,乘“中国壮族稻作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山学术研讨会”在富宁召开的东风,富宁县政府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正式向外发布了《坡芽歌书》的消息,与会专家、学者予以很高的评价。
2006年11月,中央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与富宁县签订了合作协议,决定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列入国家“985”工程少数民族古字字本、少数民族古籍系列丛书之一,要求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翻译整理工作。富宁县委、县政府于2006年9月分别成立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和编委会,经过半年的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坡芽歌书》的对译、直译、新壮文翻译及国际音标标注工作。
《坡芽歌书》说的“代代相传”,从记述中只能追述到其祖母为止,我们不知道这个“代代相传”的历史有多长?从81首《坡芽歌书》看,歌名在歌词中所起的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是具有记住歌词内容的辅助性功能。这些图案描绘的年代可追溯的只有三代人之久,我们何以知道“它的古老”,还得从歌书的内涵上下功夫。
从《坡芽歌书》出现地剥隘镇,与广西百色只是一水之隔,与古载的句町古国广南县山水相连,且历史上自宋至清都是隶属于广南府的一个州,剥隘其地当属句町古国的一部分。据《史记》、《汉书》,句町古国在滇国末期为汉王朝巩固在西南地区的政权起过重大作用。坡芽其地至今犹有祭祀“龙树神”的传统,流传着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老人厅”议事决策的风俗习惯。“老人厅”的壮语发音为“滇东”,“滇”是带有祭祀性质的干栏式建筑。壮族村寨中凡是重大的村社活动,都是在“滇”一类的干栏建筑内举行。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滇国史》的研究成果,“滇国”亦即“干栏”祭祀之国。“滇”是定居民族农耕文化的产物,男女对歌习俗的出现当与定居民族的风土人情有关。《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中的滇国是战国中晚期延续至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坡芽歌书》的出现当在其后,是壮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受到汉文化影响之后的产物。
这就是说,《坡芽歌书》的雏型当不晚于东汉时期,随后不断拓展扩充形成今天的版本。
《坡芽歌书》的内容为“壮族爱情三部曲”
一般认为:“歌书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最后相约白头偕老、誓同生死的全过程。”在笔者看来,《坡芽歌书》主要是一对孩提时代分别已经订过童婚的青年男女由于不满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童婚陋习,自由对歌相恋后挣脱封建礼教的樊篱,争取婚姻自由的爱情故事。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显然,《坡芽歌书》叙述的是一个受到汉文化影响之后的爱情故事。
《坡芽歌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自由恋爱的情歌;第二部分是对封建礼教童年订婚陋习的叛逆绝唱;第三部分是对于美满婚姻幸福生活的誓言。
第一部曲由第1首歌到第32首歌组成。最长的为第31首,歌名为《衣角卷》,图案亦为“衣服”,表示了一位女性对其钟情男性的思念之情。最短者为17首,歌名为《赌誓》,图案亦为类似批改学生作业所常用的“打钩”符号,为女性向男性发出的《赌誓》“赌你就赌你,赌你去嗑木棉籽,赌你去嚼丝瓜籽,赌你看上妹。”木棉籽和丝瓜籽味苦而臭,女性赌誓男性去咀嚼类似的苦涩东西,是激发男性追求女性的决心。这部分歌词有男性对女性美貌的细腻描写和赞不绝口的溢美之词,如说女性亭亭玉立如“蓬竹”,“双眼微微动,双唇微微绽,肤色白如棉……妹脸白又嫩,漂亮谁能比”;有对歌之后女性对男性高超唱歌技巧的折服:“17小伙歌唱绝,18小伙歌唱巧,唱得妹心软,身软似竽杆,死也不忘哥。”
第二部曲由第33首到第67首一共34首歌组成。在第32首歌里,男女双方对歌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恋,男性对女性表露了“人多如星斗,独钟妹一人”之情,使得男女双方的感情跌宕激昂,于是,双方的情感便具有滔滔不绝江水穿透力和胶水般的粘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急于了解对方的婚姻真相,急于摆脱业已既成事实的封建童婚陋习的羁绊,需要了解对方订婚姻已否状况。第33首名为《紫梅》,图案为两只手掌和紫梅之形的歌,以女性的口吻试探性提出“双手扶紫梅,巧嘴哄妹心,转脸向妻笑,还骗妹独身”;而男性并不急于回答,在第34首歌名为《两棵紫梅》,图案亦两棵紫梅的山歌中猜测性地反问女方:“妹已有人订,妹八字他拿,枉然交朋友。”
最终,男女双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相亲相爱,摆脱了封建童婚陋习的羁绊,获得自由幸福而美满的爱情。女方在第67首《马》中唱到:“今夜星斗亮,金与银同熔,马缰绳相扭,银钮把衣扣,我俩讲相爱,谁个来干涉?”
第三部曲由第68首到第81首一共15首山歌组成。或许,男女主人公双双骑马的出走,属于自由恋爱醒悟后摆脱童婚,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约定终身的性质。所以,他们都需要信誓旦旦地做出忠贞不渝的承诺。
在那种年代,男女主人公双双的骑马出走,肯定得不到双方家长的承认和接受,故此,女方非常担心不能成为名媒正娶的妻子。在第71首《水果甘蔗》中唱到:“几许你父为我父?几许你母为我母?几许你弟为我弟?不嫌弃什么!若得哥做夫,心甜如蔗糖,夫妻永相随。”在第69首《绳相扭》中,女方也有类似的表示:“话要讲真话,搓绳要搓紧。搓成八支,绳八支才紧。你妈散我拧,你妻砍我接,相连到永远,相随到永远。”她在第73首《下雪》中表示寻找到了如意郎君:“若得哥为夫,腊月下雪粒,坐晒台也暖,四月虽没米,饭不吃也饱,菜无盐也咸,咱成家心甜。”
不管怎么看,《坡芽歌书》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无可非议的。以上海誓山盟的歌词,在第三部曲中比比皆是。特别是第81首《连根笋》中,一共有30句,是全歌中歌词最长的一首,也是全歌的高潮和亮点。它是恩爱夫妻百年好合的见证,把一部背叛封建礼教婚姻的长歌唱得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而又使人奋进和受到鼓舞!
《坡芽歌书》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在原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以各民族为单位承载的文化形态,而《坡芽歌书》毫无疑义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歌书成功塑造了两位无名男女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热情、桀骜不驯、敢于藐视封建礼教的粗犷性格,听之下来,似乎可以看见他们栩栩如生的可爱形象在遥远的社会舞台上作着可歌可泣的表演。《坡芽歌书》集赋、比、兴于一身,歌词精炼,诗意盎然,朗朗上口,既有山歌风味,又有诗体的韵味,文学色彩强,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既是壮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中又一新的结晶。
《坡芽歌书》由于具有独特山歌体的性质,是首创了图案取代歌名的一部史诗。81个歌名图象到底是不是古文字的遗裔,《坡芽歌书》的曲调与周边山歌曲调的关系,山歌内容从头至尾是否一对青年男女对唱的关系还是不同场景下由一对歌手出面仿真多对男女对唱的关系,还待于相关专家进一步地开展研究。笔者认为,《坡芽歌书》经过拓展之后有价值的未知数还有很多,诸如歌书还涉及到商业贸易和航运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青铜铁器的冶炼、畜牧业和养殖业、农耕文化和壮族社会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关系、教育在壮族地区兴起的情况、天文学和巫术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探讨,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进行开发性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才能洞察到《坡芽歌书》的无穷魅力和广袤而可观的灿烂前景。
总的说来,《坡芽歌书》具备了壮族百科全书的史诗性质和要素,歌颂了一种阳刚与柔情尽善尽美交织而形成的崇高的美,壮丽的美,是中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口头叙事传统的意义与作用
下一篇:
民俗学视角下的金猪年传说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随便看看
周恩来的故事:接见美国记者
老公的称呼变迁:“老公”可不是一直
话说中国古今智谋:兵贵神速谋略的意
新《聊斋志异》系列故事之:陆判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的诗词
宋词之欧阳修的词作《渔家傲·花底忽
上官云珠与毛泽东跳舞一事引祸端 江
上海青帮老大黄金荣:蒋介石曾下跪拜
知青下乡初见猪狗交配惊呆
美军砍了一棵树 却差点导致朝鲜半岛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