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以上这几个简单数字的对比中不难看出,由于庙会供奉的偶像及其提供给游客的娱乐手段不同,前来进香观光的香客(游客)身份也不同,他们的宗教信仰心理也大不相同。受教育程度高、拥有稳定公职的人员,他们的信仰心理相对淡漠;而接受文化教育较少、没有公职的农民,他们的信仰心理要强盛一些。 三、关于庙会的文化思考 庙会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保存着人类的精神信仰,映照着现代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步履印迹。人们对庙会文化的态度,反映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精神取向。 周公庙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相传从前周公庙会除盛大祭祀活动外,还有祈雨、祈娃娃、拜神、演戏酬神、民间物资交流等各类活动。尤其是周公庙后边的姜嫄圣母祠的祈子活动更具特色。姜嫄圣母祠祈子活动已有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传说已婚不育女子在此处与陌生男子耦合,以获得天神赐子。但当我们在科学精神高扬、市场经济之风劲吹的21世纪初年再次来到这个远近闻名的周公庙庙会时,发现周公庙庙会的古代形式如庙宇、唱戏、小吃依然存留,但民众执著的信仰与求子活动早已隐匿。文物管理部门无论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抑或是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说,已将著名的周公庙改造成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游览胜地。仅从前来官方庙会游览的香客(旅游者)身份和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官方庙会的文化内涵已大不同于庙会的原生情态。文物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有别于原生态民间文化形态。一年一度的庙会作为民间的一个盛大节日,召唤着民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体现出了喜庆祥和、普天同庆的气氛,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政府(国家)在场的意义。 灵山和湫池村的民间庙会则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庙会的历史文化情态。尽管前来民间庙会进香祈愿、求福的香客大都是农耕民众,文化程度和穿着打扮也不如官方庙会的参与者,但他们执著古朴的信仰态度,虔诚地叩拜于送子老母和佛祖神像脚下的情形,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庙会的文化形态。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接受现代科学理性教育越多的民众,对传统信仰文化的信奉态度越低;身居城市、拥有公职的人员对传统信仰文化态度较淡漠,而久居农耕村落,对现代工业理性接受较少的村民却对传统信仰敬重有加。生活于传统生活文化之中的信众,以他们朴实的信仰和行动,保存了人类在历史过程中的种种念想和企盼,这种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今天人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统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是人类历史的基石,它映照着人类的发展历程,为人类的现代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照。而且,正是传统的信仰支撑起了现代科学理性的文化多元论,令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解悟到人类的历史生成意义,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将意味着人类自我断裂的可怕和可悲。因此,复兴传统,活化遗产,从此让人们代代相传,就是今天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基点。 从庙会的精神信仰角度来说,庙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各种群体、各种生存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对于非物质文化来说,民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离开民间文化和民众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保存发展,也将不复存在。庙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种,理应受到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民间庙会就是保护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肯定民间庙会也就是肯定中国的传统和历史。正是由于灵山、湫池村那些衣着简朴、态度虔诚的农耕民众对庙会信仰的坚守和保护,才使已有了上千年历史的民间庙会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民间庙会也只有在这种原生态古朴的信仰活动中,才能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当然,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扶持、经费的资助,这一点毋庸讳言。如果远离了政府主导性力量,现代工业文明下的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将会更快地消亡。因此,要保护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是要摆正官方和民间的角色位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限制为官者受短期政绩表演和经济利益膨胀驱使进行无度开掘。同时,要发动民间力量广泛参与,只有在民间文化的沃土中,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现代文明的烛照下,健康地保存下去。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