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原载《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16页。 [2]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3]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18-19期,1995年11月。 [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 [5]陈连开著《我国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6]陶立 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 年。 [7]刘铁梁“中国民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8]即日本民俗学同时也就是有关日本人的“民族学”之意。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跨世纪展望”,《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22-23期,1996年3月。 [10]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11]“钟敬文教授谈民俗学研究”,《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26-27期,1996年9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