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研究与国家体系下文艺发展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策扶植下的民间工艺美术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各地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的设立促进了民间艺术从乡间走入国家体系,民间艺术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与民间艺术作为民族认同象征物以及其所具有的广泛受众影响力密切相关。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视,在外交活动和出口创汇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量民间艺术研究机构的设立也培育了新一代民间艺术的发展力量,在国内形成了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繁荣期,一时间民间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繁盛起来。随后国家所制定的繁荣文艺的方针政策,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大繁荣时期,并积累了丰硕的民间研究成果。自此,开创了国家体系下的民间艺术研究浪潮,涉及民间艺术多个门类和众多项目,在国家体系的文艺发展形势下,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在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对后来的研究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民间艺术生自乡土,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其生长的土地发生着密切关联,并在民族国家意识大背景影响下自然生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仅仅与其所在的乡土社会发生关联,同时也与更加广阔范围的国家社会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国家社会大背景一方面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民间艺术研究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可以窥见其宏大的民族历史背景,增加其多层次的观察视角。(作者单位:烟台市博物馆) 链接:20世纪初的中国民俗学发展 乌丙安 ●1913年12月,周树人在当时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发表的《意见书》中最先提出成立有关民俗研究会的建议。“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宜,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 ●1913年12月,周作人发表《儿歌之研究》,在中国最先使用了“民俗学”一词。 ●1920年12月19日,沈兼士、周作人、钱玄同成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1923年5月,常惠提出组建“民俗学会”倡议,诸同仁合议时,张竞生建议改称“风俗调查会”。经过讨论后,于5月24日下午4时正式宣告“北京大学风俗研究会”成立。 ●1926年秋,北洋军阀残酷迫害北京大学师生,鲁迅、沈兼士、顾颉刚、容肇祖等先后转入厦门大学,组建厦大风俗调查会,并开展活动。 ●1927年夏,顾颉刚、容肇祖等转入广东中山大学,与钟敬文、董作宾等发起组建民俗学会,11月,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学会。此后,影响不断扩大,福建、浙江等地纷纷成立了中大民俗学会分会。 ●1930年夏,钟敬文、娄子匡、江绍原等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周刊》多期。 ●1931年7月、1932年8月,钟敬文、娄子匡编辑出版《民俗学集镌》一、二辑。 ●1932年10月,以中国民俗学会名义出刊《民间》月刊,钟敬文、娄子匡任编辑。 ●1933年创刊《艺风》,并由钟敬文编辑1933—1936年“民间”、“人类学”、“民俗学”等多种专号。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州沦陷后,中国民俗学会成员开始分散活动。 ●1943年12月,钟敬文返回中山大学编辑出版《民俗》第2卷3、4期合刊,同时恢复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1943年冬,顾颉刚、娄子匡等在重庆汇集民俗学界同仁,共同决议再次重建中国民俗学会,在中国西南有较大影响。 (作者乌丙安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