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毛巧晖]章太炎的民间文学理念(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1-02-0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他运用神话资料来证史。他援引了世界上好些民族的神话来证明汉族古代存在过母系制度;引用伏羲、神农、黄帝的神话传说,与加尔特亚人的传说、历史相比较,论证“中国种姓之出加尔特亚者”;运用《穆天子传》、《山海经》中对于西王母的记载,论述所谓西王母即 “西膜”;从中外神话文献记载出发,阐述西王母的外形。他这种利用神话材料证史的方法,是一种学术态度上的解放,对中国后世历史学、神话学研究有极大影响。
    他认为民间文学是民众的一种舆论方式以及获得知识的渠道。首先他引述了民众通过歌谣、戏剧对包拯等前代廉吏的记忆以及世代传颂,“……宋之包拯、明之况锺、近代之施闰章,稍能慎守法律,为民理冤,则传之歌谣,著之戏剧,名声吟口,逾于日月,虽妇孺皆知敬礼者。岂非人心所尚,历五千岁而不变耶?”[13]其次认为古之小说具有上说下教的功能。《诸子学说略》文中说:“周、秦、两汉之小说,似与近世不同……。今尹文入名家,而宋子只入小说,此又不可解者。以意揣之,上说下教,强聒不舍。(见《庄子·天下篇》)盖有志于社会道德者。所列黄老诸家,宜亦同此。”[14]最后高度评价《笑林》。他认为“街谈巷议,所以有益于民俗也。《笑林》以后,此指渐衰,非刍荛之议矣!”[15]指出《笑林》对于社会民风所产生的舆论意义,从中可知民众的生活,同时对于上层社会也是一个借鉴。另外认为民间文学是民众获得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增强民族意识的主要渠道。在为黄小配的小说《洪秀全演义》所作序言中,表明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演事者,则小说家之能事。根据旧史,观其会通,察其情伪,推己意以明古人之用心,而附之以街谈巷议,亦使田家妇子知有秦汉至今帝王将相之业。不然,则中夏齐民之不知故国,将与印度同列。”“近时始有搜集故事,为《太平天国战史》者,文辞骏骤,庶足以发潜德之幽光,然非里巷细人所识。夫国家、种族之事,闻者愈多,则兴起者愈广。诸葛武侯、岳鄂王事,牧猪奴皆知之,正赖演义为之宣昭令闻。次郎(按指黄小配)为此,其遗事即得之故老,文亦适俗。自兹以往,余知尊念洪王者,当与尊念岳、葛二公相等。昔有人言,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洪王朽矣,亦思复有洪王作也!”[16]
    他强调民间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意义。他一改古奥的文风,用通俗浅白的语言和俗语创作了《逐满歌》和《革命歌》,前者简要叙述了满洲的历史、满族统治中国残杀汉族的各种政策等;后者则唱出满洲统治者的残暴以及民众生活困苦,号召民众起而反抗,报仇雪耻。这两首歌谣与当时革命的进步思想一致,符合历史潮流,并且迅速被普通民众接受,在口头上进行传播,很快成为革命阵营中有感染力的作品。同时他积极宣传邹容的著作《革命军》,特别喜欢其文辞浅露,认为“感恒民当如是”,并且为该书作序,强调该书的目的就是“欲以立懦夫,定民志”,将其称为“一本全国人民必读的教科书,读者会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17]以致邹容牺牲后,“所著《革命军》因大行,凡摹印二十有余反,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以履资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卒赖其言为光复道原。”[18]
    他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不能用现行的学术概念框定,而是要从当时特殊的历史境遇出发。当时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尚未出现,他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没有整体思考。
    三、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间文学
    章太炎对民间文学的研究零碎、驳杂,但其中有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民族主义。
    他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按照目的可以分为:(1)文学进化论。把社会进化思想运用到文学,认为文学形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辨章种族。他对图腾、神话、种族的研究,仅仅是为了突出汉夷的界限,这些前面已经论述,在此就不再赘述。(3)汉族优越论。他认为“性有文犷而戎夏殊”、“化有早晚而部族殊”,企图以种族的不同与文化的差别,论述汉民族与欧美人种一样,属于文化发达的人种,以此证明汉民族不应当受满族统治。(4)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反抗外族压迫。他鼓励运用民众易懂的语言进行创作,并为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作序,明确通俗文学、民众文学在民间的意义和作用,特别强调它的宣传作用、民族意义,而且他自己也运用民间歌谣的形式创作,但他只是将其作为唤醒民众民族意识、进行民族革命的一种形式和工具。《逐满歌》在中国革命史上可以说是一篇光辉的文章,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的市民和会党、士兵等,恐怕更容易被接受,因而产生更大的政治效果。这篇革命歌谣,不但是革命家章太炎的光辉作品,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文献上一篇难得的通俗的、庄严的韵语檄文。”[19]这是目前所能见到他利用民间文学形式创作的唯一作品,但是它并没有被收录到他的全集,由此可见,他本人没有将其视作学术,而仅仅作为民族革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为了达到革命目的之手段。
    章太炎的民间文学研究虽然不成体系,也没有明确的学科意识,但他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民间文学理念符合当时的历史境遇,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