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巧晖(1976年1月— ),山西襄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2]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版。 [3]许寿裳:《章炳麟》18-20页,重庆出版社1987版。 [4] 《文录·别录》二卷《答铁铮》,转引自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7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5]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3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6]参见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3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7]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3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8]章丙麟:《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七号,1906年9月。 [9]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28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版。 [10]朱维铮 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188-19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 [11] 章太炎:《訄书·订文》所附。“瑞麦来牟”、“乞至得子”二语本许慎《说文》:来字、孔子释文。 [12]朱维铮 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19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 [13]《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中《官制索引》。 [14] 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49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版。 [15] 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49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版。 [16]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版。 [17]许寿裳:《章炳麟》28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18]邹容:《革命军》43页,上海:中华书局1958版。 [19] 参见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32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版。 (本文原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