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李隆虎 ]同一文化,多个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李隆虎 参加讨论

    [摘要]在当下关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的热议中,以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代表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与本体论人类学家试图超越的基于“表征主义”的“同一自然,多元文化”观相对,卡斯特罗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体现为一种“多元自然论”(multinaturalism),即“同一文化,多个自然(世界)”。具体而言,前者表达的是,不同文化是对同一自然的不同表征,后者则是说,不同的主体(包括人和非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但他们感知到的却是不同的自然。然而,“同一文化,多个自然(世界)”的观点在逻辑上与事实上都与同一世界相悖。此外,“同一语言”的表述也稍显草率,难以证实。
    关键词:本体论转向;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多元自然论
    

    一、“本体论转向”
    “本体论转向”已成为近年来人类学界的热门议题,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纷纷加入论战。然而,关于“本体论转向”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或范式,不同学者关于何为“本体”、是否存在“转向”,以及这一“转向”的学科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差别极大。此外,关于哪些研究属于“本体论转向”也存在不同观点。2013年,美国人类学学会(AAA)年会主要讨论的是拉图尔(Bruno Latour)和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的两种不同路径。科恩(Eduardo Kohn)认为,狭义上的本体论转向主要包括德斯科拉关于人类四种认知模式的探讨、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和“多元自然论”(multinaturalsim),以及拉图尔的“能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Theory);广义上则包括贝特森(Bateson)的“心智生态学”(ecologies of mind)、阿帕杜拉关于“物的社会生命”(social life ofthings)的研究、英格尔德(TimIngold)的“栖居”路径及受哈罗薇(DonnaJ. Haraway)影响的“多物种民族志”(multi-speciesethnography)等。萨蒙德(AmiriaSalmond)将当下本体论转向的研究视为对“他性”(alterity)探讨的不同路径,简单而言,即是在对“自然/文化”二分为基础的“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的不同策略。其中,英格尔德的“生态现象学”(Ecological phenomenology)提倡的是一种“栖居视角”(dwelling perspective),认为世界的现实是人与非人的混融杂合,而非分离,具体的路径是“将文化纳入自然”(collapsing culture back into nature)。德斯科拉代表的路径则是一种“本体制图学”(ontological cartography),认为“本体”(ontologies)以文化的方式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倡导地方性本体(indigenous ontologies)的主体地位,以多种事实替代传统表征主义的单一事实。第三种策略是“回溯性路径”(recursive approach),所谓“回溯”,就是倡导通过回到他者的概念(alien concepts)来颠覆研究者自己的语言,主要代表是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和“多元自然论”。简而言之,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采用的一种彻底颠覆传统的立场,即在“自然/文化”二元框架外建立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总的来看,尽管不同学者理论路径侧重点不一,但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学科背景和现实关怀。就学科背景而言,“本体论转向”是对传统“表征主义”人类学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批判,试图推陈出新,寻找学科新的立足点。就现实背景而言,不满于人类学散漫的认识论倾向,主体论学者希望将众多现实问题如环境恶化,殖民残留等纳入学科范围。具体而言,“本体论转向”是对植根于“自然/文化”二分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文化人类学等分析框架的不满,认为这些理论路径在分析地方性事件上是无力的。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本人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对亚马逊生态危机的回应,视角主义和多元自然论的一个初衷是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抗争提供“思想武器”。
    因此,我们可以将“本体论转向”看作试图颠覆传统学科范式,建立新的理论范式的努力。具体而言,“本体论转向”是在批判、摒弃西方“自然/文化”二分为基础的认识论基础上,提出的替代性理论路径。这其中又以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多元自然论”最为极端,也最具代表性。这一理论主要以南美洲西亚马逊的印第安人世界观为基础,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当地的一个故事中:
    人视自己为人,美洲虎也视自己为人,美洲虎和人一样酿造木薯酒,但美洲虎的酒却是人类眼中的血。
    这种差别不是人和美洲虎对同一物体——同时作为木薯酒和血的物体——认知的差别,即一种“文化”的“观点”(point of view)之别;恰恰相反,人和美洲虎具有相同的文化,它们用同样的认知模式、语言和概念体系去认识世界,他们之所以看到的事物不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同,“视角”(perspective)也就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同。因此,与西方“同一自然,多种文化”的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世界观不同,美洲印第安的世界观体现为“同一文化,多个自然”,也即是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所说的“多元自然论”(multinaturalism)。
    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观点引发了大量的争论,支持者以此来对比检验自己的田野材料,或将之付诸田野实践;批评者则不断从经验事实和理论逻辑上对其进行挑战和批驳。以致争论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纯形而上学的脑力博弈,脱离了学科的根本——民族志本身。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评论直接跳过了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论证细节,而在更抽象的层次上对其进行讨论。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接下来试图从梳理“美洲视角主义”的论证细节入手,分析其中主要的概念应用和论证逻辑,从而就这一理论的论证本身做出评价。具体而言,笔者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多元自然论”所谓的“一个文化,多个自然(世界)”中,不同世界间如何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