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潘晟]重构中国古代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潘晟 参加讨论

    厘清古代知识体系为现实提供参照  
    我们认为这一思路下,以下几个层次的探讨相对较为重要。第一,以同期史料为基础,复原不同时期对各种知识(包括技艺、术数、仪式、信仰等)的认识、描述、探索、区分等,勾勒出不同时期知识整体及其各分支的基本面貌;第二,探索不同时期对于各分支知识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包括起源、概念确立、知识分化、系统化、精密化过程,及其对自身历史、知识性质的不断再塑过程,即古人对于某类知识的自足或自洽性的自觉过程;第三,探讨并复原古人创造、累积不同知识、技艺的理论与方法,及其自我解释的变迁,传承与传播的时间或空间过程;第四,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知识内部家派的竞争与外部地位的合法性竞争,知识整体趋势及各分支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关联性(制度、风尚、政治经济、事件等)。
    同时,我们不应局限在占据正统地位的知识,还应该包括深入日常生活的、往往带有口耳相传色彩的“工匠”或“神秘”知识体系,乃至并不具备知识资格的部分,如卜筮、巫术;不仅包括传统的医学,还包括祝由、符箓、丹道等;不仅包括谋略、军阵,还包括星占、风角等。
    在这其中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对象与范围的宽广并不等同于面面俱到,不加区别地展开。知识作为整体,在方法上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讨论的对象,从部门或分支展开具体的研究仍是最基础的工作。其次,要注意古人有没有自觉的认识,是否存在系统的或相对自洽的概念、理论或描述体系。尤其要注意,作为一种类型的知识,它在当时的知识世界中处于何种位置。最后,要注意那些没有文字体系或很少文本描述的“知识”,它们往往是一种“手艺”,还不具备“文本知识”的资格,是一种“活的传递的知识”。
    在已有的科学史、学术史研究基础上,初步厘清古代知识的起源、分化、演变过程,它自身的概念、认识方法、整体结构等基础问题,将会为具体的比较研究(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提供可以凭信的成果。同时,充分深入理解古代知识体系,一方面为发挥数千年来累积的经验知识的积极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一方面或改变数千年累积起来的传统知识在当代语境下左右失据的局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