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门洞之后,可以看到墙上悬挂的导游图,其中的土堡示意图大体上勾勒出了赵家堡的整体布局,而文字部分则与“村导”的介绍大同小异。“村导”和导游图的介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勾起了游客的发现欲望。但是,对于迎面而来再普通不过的土地庙,他们显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在“村导”的带领下,直奔伫立于其侧后方的土楼。从土地庙右边的坡路上望去,这座土楼显得更加高耸。尽管环绕土楼的围墙早已破败不堪,但仍能看出其大体的轮廓,“村导”介绍说这就是赵家堡的“内城”,而里面的土楼则相当于大内皇宫。 然而,走进一座坍塌了的“内城城门”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处闽南人称作“五间两伸手”的民宅。民宅的院门已经倾斜,顶部的匾额上虽然墨迹犹存,但已看不清楚。院门左侧凸出的短墙显然是为了防止其倒塌而筑,右侧的游览提示牌则告诉游客,这是一座建于明清年间具有闽南风格的传统院落。走入院中,可以看见公厅门楣之上的“诒燕堂”匾额。门前的两根石柱支撑着出檐,檐下的斗拱错综层叠,通随、瓜筒和束随等木作构件的雕刻也极其精美。公厅内的摆设十分简单,两侧摆放着几张古旧的木椅木凳,寿堂里面孤零零的香案上则空无一物。虽然这些摆设和寿堂的门壁一样古香古色,但明显是为了配合旅游而设置的,而三面墙壁上悬挂的各种名画复制品更是让人觉得不太搭调。只有寿堂门壁上的诗画顽强地坚守着整个公厅的本色,左边门扇上绘有“松鹤延年”并题诗:“作就无湖三岛赋,吟成四海九州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傍人折半枝。”右边门扇上则绘有“春燕衔泥”并题诗:“骑鲸直去九天台,亲见嫦娥抱桂栽,幸遇寒宫门未闭,翻身连月抱归来。”诗画中的“时在壬子年孟冬之月偶笔”表明,这两幅诗画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左右门楣之上分别为写有“祖德”、“宗功”的匾额,上面又各有两幅山水与人物画,其中两幅写有的“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偶笔”和“时在癸丑夏月”同样留下了历史的印迹。诒燕堂公厅内的诗画遗存使人对房屋的主人充满了无限遐想,然而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这座房屋的主人只不过是一个挖井工,据说他当年在漳州挖井时偶然挖到了一坛金元宝,回来后便建造了这座诒燕堂。整个诒燕堂如今只剩一位“土改”时迁居于此的老人住在左侧的屋室中,左边的伸手是他的厨房,而右边的伸手中除了颓坏的锅灶外,尚有几尊神主牌寂寞地立于简陋的香案之上。 在赵家堡中,诒燕堂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民宅之一,但是,或许因为旁边的土楼更有吸引力,游客大都从此处匆匆走过,而年轻的“村导”似乎也并不知晓这座房屋中曾经的人与事,因此,在对公厅中的“名画”加以简单的赞赏后,便急着催促游客去领略那雄壮的土楼。从外观来看,整座土楼呈方形,墙壁的底部用条石堆砌,上面由三合土夯筑,顶部则为传统的坡形屋顶,它和高高翘起的燕尾脊使防卫性的土楼增添了民居的色彩。土楼并非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它的前面有一座紧挨着围墙而建的传统二层楼房,楼房的两个伸手与土楼相连,从而形成了一个天井院落。在左边伸手通往天井的侧门门口,同样有一个游览提示牌,上面写道:“完璧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主楼占地400m2,为三合土方形三层内通廊式,楼中设有射孔、密室、暗道等防御设施,是福建土楼的早期形式,楼匾寓‘完璧归赵’之意。”进入天井院落,能更切近地感受到这座三层土楼的高大,相形之下,土楼唯一一个窄小的楼门则并不怎么显眼,但是,游客们却无一例外地都会被它所吸引,原因在于“村导”对其匾额题字的讲解: 完璧楼这三个字看起来很平常,其实有着很深的寓意,它表达了皇族后裔收复宋室江山的强烈愿望,所以有完璧归赵的意思。其中每个字的写法还另有深意,先看完这个字,完字上面的宝字盖,也是宋字的部首,下面是个元字,把它们连起来写,有宋朝和元朝在历史上相连的意思;同时,宝字盖也寓意着天,意思是说,虽然大宋的天下被元人抢去了,但天仍然是大宋的。再看璧这个字,璧本来是上下结构,但却被写成了左右结构,左边上面的部首像一个房子,下面的玉字又少了一个点,成了个王字,意思是闽冲郡王过着隐居的生活;右边的辛字被拉长了,暗示着闽冲郡王隐居生活的艰苦和创立家业的艰辛。最后看楼这个字,楼字右边的米连笔写像个宋字,又和下面的女字合起来形成一个安字,所以有宋安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