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省中心相继举办农民漆画班5期,来自回、彝、满、维吾尔等多个少数民族的14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300多幅学员作品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2017年福州金砖“三合一”论坛期间,听取了关于农民漆画的工作汇报,详细询问了农民漆画的创作过程,并给予充分肯定。 图11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右)听取农民漆画工作汇报 三、非遗博览苑示范引领。福建省非遗博览苑是省中心主办的公益性免费开放的文化窗口,多年来,省中心充分发挥博览苑的地理及场馆优势,将其作为展示非遗的常设基地,常年免费开放,年均开展十余期非遗展演活动,累计演出达1200场次,接待参观者70多万人次。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也已经或正在建立类似博览苑的常态化展示场所,实行免费开放。(有关福建非遗博览苑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本公众号近期将推出的“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专题文章) 图12 福建非遗项目扛龙柱于2016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亮相于三坊七巷南后街 四、生产性保护振兴品牌。目前,福建省级非遗项目中,有不少已探索出适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这类项目约占总数的近20%。与石雕、木雕、传统食品制作、陶瓷制作、中医药炮制等有关的部分非遗项目已进行合理利用,形成一定产业规模。漆艺、软木画、草编等传统技艺,以及一些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也开始有效拓展市场空间,形成新的文化品牌。目前,福建省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已达到22家。 五、搭建两岸非遗交流平台。一是全力打造交流合作的平台,举办闽台木偶节、福建文化宝岛行——非遗进佛光山展演等,借助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平台,拓展两岸非遗交流。二是以民间信俗类非遗项目为纽带,通过在相关节庆活动中举办此类非遗项目展演等方式,积极推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合作。目前,妈祖信俗、陈靖姑信俗、客家祭祖、关帝信俗、郑成功(国姓爷)信俗等多种民间信俗的交流合作活动已实现常态化。三是加强木偶、南音、闽剧、梨园戏、歌仔戏、高甲戏、莆仙戏等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合作交流,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四是积极推进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厅组织实施闽台宗祠文化建设工程,省中心负责其中宗祠文化普查的专题培训工作,广泛发动基层老干部、退休教师和文化工作者提供普查线索、记录宗祠沿革,有力推进了族谱的整理、对接、出版,以及宗祠的整治修缮等工作,满足了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的迫切需求。 图13 “福建文化宝岛行·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台湾佛光山展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