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宗旨是万法皆空,论述的方式是“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三段论式,这是较为典型的印度思维方式。而唐宋文人有自己的阐释方式。以无心解空。“朱子尝答《金刚经》大意之问,有云:彼所谓降伏者,非谓欲遏伏此心,谓尽降收世间众生之心,入它无余涅磐中灭度。都教你无心了方是,词恐未然。详其语意,只是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盖欲尽灭诸相,乃见其所谓空者耳。”(注:《困知记》卷下,《四库全书》第714册第315页。)这段话是明代罗钦顺记载的,《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有这段话的原文“或问金刚经大意。曰:他大意只在须菩提问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两句上。故说不应住法生心不应住色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答云何住。又说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此是答云何降伏其心。彼所谓降伏者,非谓欲遏伏此心,谓尽降收世间众生之心,入它无余涅磐中灭度。都教你无心了方是。” 有意思的是,罗钦顺实际上是儒学家,其传记入明史儒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罗钦顺“其痛辟佛教、反复抉摘、因人之所明而牖之,尤为详尽剀切。高攀龙尝称,自唐以来,排斥佛氏,未有若是之明且悉者。洵有裨于正学矣。”以一位痛辟佛学的儒学家,引用同为儒学家的朱熹的话来解释《金刚经》的无心即空观,这反映出宋明儒学对儒释的融合。罗钦顺反佛,但是,他反复阐述佛学特别是《金刚经》的观点。“尝曰佛书数种,姑就其所见而论之。《金刚经》、《心经》可为简尽。《圆觉》词意稍复,《法华》紧要指示处才十二三,余皆闲言语耳。且多诞谩。达摩虽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后来说话不胜其多。亦尝略究其始终。其教人发心之初,无真非妄。故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同上) 以自悟自明作为最高境界。“故《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是以有言皆是谤也。今则仙翁歌咏性道,亦不获已,而言之固已赘矣。此余所以不复加解释者,不欲为画蛇添足也。惟愿猛烈高明之士,不由外得,直于自己胸中自悟自明,卓越独耀,直下承当,受用将去,不问喧静。语默酒肆花街,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头头无别,处处和谐,尽十方世界,具一只眼,出一双手,妙用纵横,四通八达,盖天盖地,随处运动而莫非真,随所施为而无不可。则知这里本来天性具足,无欠无余,拟议自弛矣。所能俱忘矣。无问地应、无思无虑,虽性之一字,抑亦用不着也。”(注:《悟真篇注疏、直指详说》,《四库全书》第1061册第522页。)这段话是宋代著名道家人物所说。《悟真篇》宋代道家领袖人物张伯端的著作,其注疏为翁葆光所作。 以智慧作为宗旨。“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瞿昙了不异,意切如姥媪。始终谈四相,毕竟尽除扫。为言福德性,胜施千万宝。因果本来空,种种惟心造。默观契予意,披味恨不早。已喜识真吾,何妨行六道。”(注:宋郭印:《云溪集》卷五,《读金刚经》,《四库全书》第1134册第31页。) 实际上,对悟自性及对智慧的强调,并不合乎《金刚经》的思想。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反复告诫“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扫除一切,法亦应扫。这种思维方式对传统文人而言,并不是很好接受,他们更愿意有破有立。 文人对《金刚经》的探讨,有时在佛教教义方面是很深入的。苏辙《书金刚经后》“又读《金刚经》,说四果人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乃废经而叹曰:须陀洹所证,则观世音所谓初于闻中入流无所者耶?入流非有法也,唯不入六尘,安然常住斯入流矣。至于斯陀洹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阿那含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盖往则入尘,来则返本。斯陀含虽能来矣,而未能无往。阿那含非徒不往而亦无来。至阿罗汉则往来意尽,无法可得。然则所谓四果者,其实一法也。但历三空,有浅深之异耳。予观二经之言,本若符契,而世或不喻故明言之。”(注:《唐宋八大作家文钞》,卷一百六十四,《四库全书》第1384册第937页。) 唐宋时期,书写《金刚经》成为风气。既要告诫众人不著于相又不能减灭大众的信奉热情,文人应邀为所写《金刚经》作的序跋中见出智慧。“闻昔有人,受持诸经,摄心专妙,常以手指,作捉笔状,于虚空中,写诸经法。是人去后,此写经处,自然严净,雨不能湿。凡见闻者,孰不赞叹,此希有事?有一比丘,独拊掌言:惜此藏经,止有半藏。仍知此法,有一念在,即为尘劳,而况可以,声求色见?今此长者,谭君文初,以念亲故,示入诸相。取黄金屑,书《金刚经》,以四句偈,悟入本心。灌流诸根,六尘清净。方此之时,不见有经,而况其字?字不可见,何者为金?我观谭君,孝慈忠信,内行纯备。以是众善,庄严此经。色相之外,炳然焕发。诸世间眼,不具正见。使此经法,缺陷不全。是故我说,应如是见。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经。”(注:《东坡全集》后集卷二十《金刚经跋尾》,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665页。) 文人在对《金刚经》义理的探讨方面,具有创意的是以诗解经。“元云峤居士徐士英作《金刚经口义》,多以儒书证佛言。其解一相无相分四果之义,以杜诗证之,亦甚可喜。其说曰,第一果云,不入声色香味触法则是知欲境当避。此果之初生,如‘山梨结小红’之始也。第二果云,一往来则是蹈欲境不再,此果之硕,如;‘红绽雨肥梅’之时也。第三果云,不来则是弃欲境,如遗此果之已熟如‘四月熟黄梅’之际也。第四果云,离则欲则是去欲境已远,此果之既收,如‘挂壁移筐果’之日也。以果字说经,又一一证以杜诗,亦可为诗禅也已。”(注:《丹铅余录》,卷十七,《四库全书》第855册第120页。 “愚斋云,崇观间陈子高有诗名,集中有:‘五月菊云黄’。菊有本性,霜余见幽茂,名缁。喻般若。太史谨占候云:《云僧雪庵诗》‘满径露溥黄般若,戛檐袅翠真如。’按六祖《金刚经解》,何名?般若是梵语,唐言智慧也。《传灯录》云:僧问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知若为?国师曰:《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显而易见般若乎?《传灯》又云,赵州或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无非般若。”(注:《百菊集谱》,卷三《四库全书》第845册第76页。) 以《金刚经》的思想解文章和辞赋。“东莱先生注观澜文,谓《后赤壁赋》结结尾用韩文鼎联句,叙弥明意,文豹谓不然。盖弥明真异人,文公真纪实也。与此不同,《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时,如梦幻泡影。东坡先生贯通内典,深悟此理。尝试赋《西江月》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则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注:《说郛》卷三十八上《四库全书》第878册第94页。) 除了将《金刚经》与诗词文章互相阐释以外,僧人和文人也会以诗歌来表现自已的对《金刚经》的心得和体悟。寒山诗:“人以身为本,本以心为柄。本在心莫邪,心邪丧本命。未能免此殃,何言懒照镜。不念金刚经,却令菩萨病。”(注:《全唐诗》第十二函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8页。)高适诗:《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注:《全唐诗》第三函第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98页。) 当然,既使是再喜爱《金刚经》,它仍然只是佛教的经典,与封建文人赖以安身立命儒家理论相比,文人自然可以对其提出批评。“《金刚经》只欲说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者为幻迹,此所以偏于空虚也。圣人则道器合言,所以皆实。”(注:《读书录》卷五,《四库全书》第711册第619页。)不过,批评的声音是微弱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