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作为象征体系的声音:卡鲁利人的鼓 (民族志个案,概要) [美] 斯蒂芬•费尔德 声音怎样表达、体现深层的情绪? 本文要说明,一类声音怎样按社会方式构成、以传达某种意义,涉及音乐象征、象征形式和社会意义的关系,以及作为交际行为的声音表演等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一种音响上简单的现象为什么、以及怎样通过复杂的社会现实来理解? 本文基于1976-77年, 1982年两次实地研究。 卡鲁利人及其地理概况和仪式音乐概况 卡鲁利人(Kaluli)约有1, 200人,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高原500平方英里的热带雨林中,系博萨维人(Bosavi)一个支系。他们的社区是一所所长方形房子,相互间隔为一小时的步行路程。每个社区即由长形房子里的二、三个家族组成,约15家人家,总共约60至80人。自己种植西谷米(sago)吃,也种菜,打猎,吃野猪、小鸟。 传统仪式生活很丰富。仪式中音乐活动主要是歌唱,用贝壳等做成的响器伴奏。所用的鼓是近一百年从南边传来的,用于几种背景中,主要是傍晚前作为整夜仪式的一个前奏。 关于鼓本身 卡鲁利鼓:单面、锥形、长不足三英呎,鼓面直径约5英寸。用自然的红、白、黑物质漆上。 鼓的各部分都用人体各部分名称命名。如一个鼓如要从“身体”里面发声,声音就必须先在“头部”回响,在“胸内”共鸣,通过“嘴”说出“声音”。 鼓由男人制作、拥有、保管、传代、演奏。由于卡鲁利人的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上述各项活动并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也无“秘密”、“神圣”、“禁忌”的意义。鼓就放在长形房子中供大家观看,虽然妇女从不摸鼓,也不懂击鼓。 声音 鼓节奏的律动很规则,不快不慢,用等节奏,约每5分钟击135次。音高单一,有拍打声和主要音高的声音。拍打声是泛音中的基音(CC或65Hz),主要音高声是高八度的第一泛音(C或130Hz),此外,依次类推,直至第七泛音。在C上的几个8度和在G上的内5度。(有带泛音的声谱图)(见谱例)合成效果听上去像是一个带低音的在移动的音型。声音密度特点,像是连续重叠的颤动声。 制作过程 造鼓过程中可见到文化上的意义。 约需6天做成一只鼓。 第一天,伐下一种玉兰树,取4英呎长一段浸入水中。 第二天,从水中取出树段,两端挖空,中间留一2英寸厚的夹层,再将鼓浸入水中。 第三天,制鼓过程停顿,去猎取一只铃鸟(tibodai),拔下羽毛、放入鼓中。鼓内表面再上光、加宽。再将鸟的喉管和鸟舌置于夹层上,然后由制鼓者轻诵魔咒,将夹层从上至下打穿。(其文化意义下文再述。) 第四天,鼓口制成、定型,准备测音,猎取一只大蜥蜴(yobo),剥皮(偶然也用其他蜥蜴或蛇的皮)制作鼓皮。但卡鲁利人喜欢大蜥蜴皮,因为那不是太厚,调音时对炎热天气反应较好。在阳光下将皮晒干或用小火烘干。 第五天,将四块蜂蜡放在鼓面上,被称作为“丛林狗耳屎”,放置时再轻念咒语,这样将吸收“丛林狗心脏”的特点。即蜂蜡给鼓以力量,可以颤动或律动,就像一只被追逐的狗,心脏在跳动。 第六天,测音需要几小时。调整蜂蜡,加热,演奏者用嚼过的生姜“喂”鼓,即将其吐入鼓不蒙皮的一端,这使鼓皮内侧保持潮湿,而外部由于热而绷紧。同时击鼓,细听,评估声音。如音“硬”,则最后一天再加工修饰,修整鼓内外两面;如不“硬”,则需换鼓皮,重新测试,如几次都不行,则将此鼓外壳弃之不用。 再来说说第三天用铃鸟的意义,这种小鸟的叫声是连续的颤动声,均匀律动,同一音高(中央C上一个八度),持续较长时间(175秒不中断),虽不太响,却可以传到远达半英里外。这些都是人们希望这种鼓所具有的性质。但选择一个鸟来作为人类乐器声音的中介其意义是什么? 卡鲁利人更多是按照声音来给鸟分类,将突出的类别特征与关于声音起源的神话、禁忌与魔咒联系起来。这具有生态学的意义,因为声音是热带雨林中卡鲁利人辨认鸟的主要手段。如捕猎靠声音,按照鸟鸣及其迁徙来确定日子和季节,按照鸟鸣测量距离(因为树木挡住视野),人们一般喜欢将鸟同周围事物的声音相联系。鸟也是“过去的反映”,即亡灵。这样鸟鸣也可以用来判断精灵—人类发声的类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