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张庆善:春节符号的征集激活隐没的节日习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泰亚新闻网-中国新闻报 张庆善 朱万明 参加讨论

    
    摘要:“围绕春节有很多很多习俗,如果这些习俗没有了,和这些习俗紧密相关的许多事情就没有了,相关的一些民族的文化东西也就没有了。我们要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把相关的一些习俗激活。这些激活的习俗也要和当今的生活相关,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今天生活的人把历史和传统结合得更紧密,从而使我们更认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承载了太多中国文明的记忆。有学者认为,发展春节文化,不仅是古老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表征,也是中国软实力与日俱增的体现。传承、弘扬和发展春节文化势在必行,创造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人心中的春节象征物象的春节符号是众望所归。
    数千年过去了,春节有众多的象征物象,却始终没有一个集中而凝练的节日符号。甚至有人“夸张”地认为,春节符号作为文化的视觉载体,是百姓的符号、是大中华的象征、是文化兴邦的号角、是文化强国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梦的缩影。
    张庆善,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如今,他也和众多专家学者一样,成为了中华“春节符号”出炉的“推手”之一。采访中,他从多个角度给我们解读了春节文化和春节符号的相关内容。
    问:根据你对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的了解,认为这项活动怎么样?
    张庆善: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应该说是一件对传播中华文化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不但抓住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就是中国的春节,而且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形式,就是全世界征集春节符号。这使我感到主意出得太好了!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春节,不仅仅对于中国人来讲,而且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有影响的大节日。我们一年到头,最期盼的日子就是过春节,也就是常说的过年。我们中国的春节也极具特殊性,那就是和宗教没有关系,而形成了几十个民族,十亿人甚至几十亿人共同过的一个节日。这种特殊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问:你对“春节”有何深刻体会?
    张庆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足的国家,我们的春节就是年,和农业以及农业的收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中国的春节又和祖先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最敬重的不是神仙,而是祖先。所以过年的时候,有几个真正的带有符号的东西是什么呢?第一是个“辞旧迎新”,第二个是“祭祖”,第三个就是“福”。把这几个联系起来,就是中国春节一个基本的特色。
    辞旧迎新是从季节而来的,是从过年的根儿上来的。到今天为止,虽然我们离最初的那种祖先过年的想法已经很远了,但是这个东西没有变,每年过年,到现在为止都叫“辞旧迎新”。
    再一个就是“祭祖”。我们小时候,年三十晚上就开始祭祖,请神送神都和祖先有关系,是表示对祖先的敬重。
    再一个就是“福”。这个“福”字,表现出中国人的一种愿望,那就是要幸福吉祥。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过春节的至少有三十个民族以上,不光汉族过,很多少数民族也过。包括越南、韩国、朝鲜、日本他们也在过,但是过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异。虽然他们表现的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的东西是一样的。
    问:你对“春节文化”有何具体感受?
    张庆善:中国的春节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和中华民族的情感、性格联系得非常紧密。
    对中国人来讲,过年最重要的是回家看看,因为过年寄托了中国人的很多东西。
    首先是亲情。中国人过年,亿万人大迁徙,全世界都没有过的现象,这表现了亲情的力量。不管离家多远,不管多忙,三十晚上都要赶回家过年。有父母,有爷爷奶奶,要向老人表示敬奉。
    第二个呢,春节对中国人来讲又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全世界任何地方的唐人街,春节表现出来的民族情感相当浓烈。每到过年的时候,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就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所以,那些年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我们的一些专家特别感受到,节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全部的节日中,春节又起着核心作用。因此说春节是中国的第一大节日是没有错的。
    问: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你认为其价值意义是什么?
    张庆善:现在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我们还在过春节,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过春节的形式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尽管我们还在过年,但是我们现在过的年和我们小时候过的年有很大的区别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很多习俗也受到了影响,春节受到的影响可能最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搞这样一个春节符号的征集活动,是迫切需要的。
    我甚至是讲,一定要把这个活动搞好,要把这个过程看得和结果一样重要。为什么我说要把过程看得和结果一样重要?因为搞的过程中,就是我们宣传中华文化、保护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结果当然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是这个过程更有意义。在征集的过程当中,人们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在这些期待当中,就把我们中华文化的很多内容传播和弘扬出去了。
    另外,这次活动还有一个大特点,那就是全世界征集,这也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这个主意出的好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时代发生变化了,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信息的联系便于文化的联系。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要过年,而且随着我们中国的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会不断扩大。我想有一天,春节会像圣诞节一样,在全世界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我们不是说要传输文化,而是要弘扬我们中华文化,使世界各国各族人民通过对春节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中国人的了解,这样就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问:征集“春节符号”你认为难度会很大吗?征集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庆善:我也在琢磨,我说什么是春节符号?我觉得点子是个好点子,主意是个好主意,同时我们又给自己出了个难题。真正搞一个集中的凝聚的符号,太难了!春节内容太丰富了,习俗太多了。我们怎么找到这样一个符号,能够代表中国的春节?我想,它必须要有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它必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第二、它必须是体现过年的;
    第三、它必须是和中国老百姓的许多重要民俗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
    第四、既然在全世界征集,就要受到全世界的认可。这就需要在艺术的设计上,传播的形式上,包括一些设计的理念上,都要有一些创新的东西。
    我看过他们设置的那些征集规则,很好!设置了一等奖,同时还有几个别的奖项。当时我们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征集的时候,也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后来证明这个办法是正确的。
    还有一个值得尤为重视的,那就是“习俗”。
    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习俗没有了,这个文化就没有了。围绕春节有很多很多习俗,如果这些习俗没有了,和这些习俗紧密相关的许多事情就没有了,相关的一些民族的文化东西也就没有了。我们要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把相关的一些习俗激活,这些激活的习俗也要和当今的生活相关,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今天生活的人把历史和传统结合得更紧密,从而使我们更认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问:中华“春节符号”要赋予哪些元素?重点考虑方向是什么?
    张庆善:我们将来搞春节符号的时候,不必给它赋予一些新的理论性的东西,给它赋予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吉祥、幸福、对祖先的敬仰、对后代的期望、对生活的向往,这些就够了。
    如果找两个字来体现春节符号的话,第一个是“年”,第二个是“福”。在中国节日中,春节是内涵最丰富的,这其中包含了好几个节,不过正月十五之前都叫年。腊月的节,腊八、小年、除夕,年是从除夕开始叫年。第二个是正月里,主要是初一到初七,再一个就是闹元宵。有人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中国的狂欢节,为什么元宵节要大家大“闹”一场呢,就是要给“年”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国春节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而且这个影响极为广泛。可以说,没有一个节日能和春节的魅力和影响相比。我想,再过一千年,中国人也不会丢掉春节,因为他和中国的亲情、情感联系太紧密了。
    问:请谈谈你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看法。
    张庆善:我对咱们提出的这个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不同看法。文化不是一个“走出去”的问题,文化本身的特性决定它是个交流、交融的问题。“走出去”,就好像是我们要把文化灌输给别人一样。
    例如:中国在全世界办了一些孔子学院,为了促进文化沟通与交流,其本意是好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投入很大,效果并不见得就好,而且容易造成中国想搞“文化霸权”的误读。我认为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东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有一个互相了解、认识、尊重、认可的问题,不是说我要“走出去”,要强加给你,它是个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取得国外的一些认同,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西方圣诞节的做法。首先从年轻人开始,用中国的习俗吸引他,抓住其中最核心的内容,“爱”“福”、“和”,这样的东西对他们起作用,他就会产生感情,而不光是口头上的宣传。比如我们可以发挥每个地方的唐人街、唐人区、唐人社团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作用,我们只是配合他们搞一些活动,可能比我们自己搞一些宣传活动要更好。 (朱万明/文)
    张庆善, 出生于1952年,祖籍辽宁大连。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等。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做过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文学统筹。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研究。编著有《漫说红楼》《话说红楼梦中人》等,是我国《红楼梦》研究学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2009年1月13日被邓肖达评为“中国当今最有价值的红学专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