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张勃 梁燕城 : 凝聚新的文化共同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俗学论坛 张勃 梁燕成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次對話圍繞民俗文化與城市發展的課題進行。中國自古以來有很豐富的民俗文化,配合各種節慶,凝聚了不同民族的向心力。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尤其在城市中,民俗文化和節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親人之間的關係,都比過去冷落了。對話探討了倫理、道德、人際關係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需要尋找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民俗,文化,節慶,倫理,現代化。
    民間文化的時空觀
    □:張勃教授你是研究民俗學及明朝的民間文化,這是有相當難度的。我知道你收集了許多這方面的材料,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我特別注意到你對歲時民俗的研究,在什麼時令季節做什麼,就如民間有一些類似的「通書」,在香港忌諱「書」(輸)而叫《通勝》,每年厚厚一本,寫明每日什麼時辰做什麼事最吉利。這裏我就發現自古以來人類在時間和空間方面觀察而得到的某一種看法,配合時空確定做何事比較合適,這是一種很特別的中國文化。
    當然,西方也有歲時方面的書,如羅馬Cato the elder寫的De Agri Cultura ( On Agriculture),也有印刷年代之前的中世紀手抄本,一種是聖經,另一種就是歲時方面的書,稱為Psalters(Book of Hours) ,講到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特別是農耕季節,中國有立春立冬等農曆,西方也有類似的。在科學不發達之前,人們要通過不同方法觀察時間和空間。
    至於中國文化中的時令觀,則是與《禮記》中的《月令》有關係,之後有《呂氏春秋》,然後到董仲舒寫《春秋繁露》,建立一種古代的宇宙論,認為龐大的天地的時間發展,每一個空間可能都有氣的平衡活動,而且大環境也有時代性的氣叻较颉R^察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使這個氣和大氣哌_到最好和最和諧,而什麼時候不做什麼事會有最好後果。這種古代宇宙觀,不是很高水準的知識份子,一般人民都可以從中進行觀察和總結,分出吉兇。中國在此有三個系統,時間上有天乾地支,事件上有易經六十四卦的變化模式,發展上有陰陽五行的生剋關候。例如,所有的建築,東南西北,都有一個中心點,四邊方位很清楚,有點像埃及的金字塔,底是四方的,金字塔中心是立體的點,而中國四合院中間反而是一個花園,住在周圍的人可以進來進行溝通。整個城市也是四方的,中間是行政中心主要區,然後有中軸線,等等。城市設計也配合方位、空間和時間變化,如天乾地支的時令變化。這是我初步的對歲時書的一種理解。我很感興趣你是如何開始這方面研究的?
    ■:時間和空間是人類生活的維度。不同的群體生活於不同時空中,會產生不同的時空觀。梁先生您上面對中國傳統的時間觀、空間觀乃至時、空間關係進行了很精到的概括。中國的時空觀的確非常有特色,它將時間的流轉作為社會生活的基礎和決定性因素來看待,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月令思維模式吧。它在《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淮南子‧時則訓》等文獻當中已有十分成熟的體現。從這裏,我們看到,天象、物候與人事被統一組織到一個井然嚴密的時間秩序之中。物理時間被文化化了,它被劃分為前後相續、依次出現的不同段落,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咿D、位置的變化與大地上的草木榮枯、風雪雨霜、鳥飛南北、蟲振蟲伏則成為時間段落推遷往復的具象表徵;每個時間段落都被賦予了特殊的屬性,各有其帝,各有其神,各有其蟲,各有其音,各有其數,各有其味,各有其臭,各有其祀。這些各有屬性的時間段落是統率一切、不可違逆只能順應的絕對權威,乃國家政令和以天子為代表的社會成員活動的根本依據。它要求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與其特性保持高度的一致,不能有所悖逆。任何不能保持一致的人類行為,都會被貼上「不時」的標籤,都是對最高秩序的破壞和對絕對權威的挑戰,都將有災難性後果出現以示對人事「不時」的懲罰。比如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的行為就要順應新生之氣,布德行惠,發倉廩,開府庫,養幼少,安萌芽,甚至天子使用的器具也要具有「疏以達」的品性;就不可以伐木,不可以稱兵,不能夠焚燒山林,甚至不能使用雌性動物(它們承擔著繁殖後代的重任)作為祭祀的供品。否則,春季若行夏令、秋令或冬令,就會導致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林不收、兵革並起的惡果。《月令》等文獻體現出的「循時而動」、「順天應時」、「不時不祥」等觀念是先民們通過實踐活動對外界和自身進行認知的結果,但一經形成,便具有了控制和影響人們行為的能力。伴隨著《月令》等文獻在後世的廣泛傳播,這一思維模式延續下來,並有力地嵌入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千百年來,它不僅規範著日常生產生活的內容和節奏,而且使中國人習慣於「時間地看世界」,對時間保持著高度且持續不斷的敏感。這樣的時間觀又和陰陽五行觀念相結合。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這種時間觀念對生活的深刻影響。
    我對歲時觀念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年一直對節日研究比較感興趣。我是學歷史和民俗學的,碩士論文討論的是寒食節的起源。博士論文是對一個朝代即唐代的節日體系進行研究。至於選擇明代歲時民俗文獻進行研究,則是博士後研究的一個工作。這裏面有一定的連續性,先是做一個節日的研究,再是一個節日斷代史研究,然後是節日文獻研究。但無論怎麼做,都必須首先考慮時間問題,考慮時間與節日的關係問題,考慮時間觀與節日的關係問題。
    中西節日性格的不同
    □:這個很有意思,一般每個月都會有一個節日。如果我們注意一下在西方傳統裏的特點,如天主教一些古老的教會和新教的聖公會,都會有一些節期,比如大齋節前後,聖誕節前後,復活節前後,聖靈降臨節等,因為這個日期規定的節日,人民可以很快樂地慶祝。但其特色是以耶穌基督生平事蹟為主,配合古代時令節氣,如聖誕節,並非耶穌真正出生的日子,而是用羅馬的農神節Saturnalia,由十二月七日至二十三日的慶典,慶祝二十二日最長黑夜過去,農神Saturnus或Saturn在冬日綑縛中釋放,大地春回。基督教用這節日,是代表耶穌基督將溫暖與生命帶回黑暗的世間。西方傳統節是以人物為主軸,配合時令。
    中國則不同,是以四時變化為主軸,人物配合在其中,如端午配屈原,中秋配嫦娥等。那麼,你認為中國古代節慶的特點在哪裏?
    ■:曆法是節日形成的基礎,節日總是處在關鍵的曆法時間點上,我想這是中國古代節日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些關鍵的時間點主要包括二十四節氣、月望月朔日以及月日相重的日子。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立以及春分、秋分二分,夏至、冬至二至等在歷史上都是節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以及正月初一、十月初一等節日都在月朔月望日,此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等月日相重的節日。這種安排反映中國人對時間、對數字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人們從眾多日子裏界定出一些特殊的,並通過在這些日子裏從事與平常不同的活動格外突顯出這些日子的特殊性,使其與其他日子區分開來,由此使得節日成為時間的驛站,生活的華章。
    從內容和文化內涵上講,中國古代節日的特點在於複合多樣的節日活動中蘊藏著或顯現著順天應時、感恩天地、敦親睦族、關愛生命的節日精神。中國古代節日活動往往十分豐富,一般都包括飲食、祭祖祀神、社會交往、遊戲娛樂等活動,從而每個節日都成為調節人與自然、人與神靈、人與社會、人與自我關係的重要場合。以端午節為例,端午節在農曆五月五日,時處仲夏,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這是陰陽爭、死生分的日子,端午節裏有多種競鬥之戲,比如龍舟競渡、鬥草、鬥石、鬥風箏等,都是模擬陰陽的爭鬥;而節日中的一些飲食,如菹龜、粽子等,也模擬著端午時節陰陽相包裹的特定狀態,這些都是順天應時、輔贊時節的表現。而節日中對祖先以及屈原、吳子胥等人的祭祀,尊敬老師的禮節都反映著中國人敬賢尊師、不忘先人的感恩情懷。端午時節,氣溫迅速升高,雨水大量增加,南北方均進入酷暑季節,此時,蚊蠅肆虐,各種毒蟲活動頻繁,瘟疫極易流行,人們的生存環境相對惡劣,端午節有諸多的驅邪禳災的活動,比如掛蒲艾香囊、喝雄黃酒、貼天師符等,都很好地體現了對生命的關愛。而端午節的饋贈禮俗則是對社會關係的維護與確認,也反映著人們依靠群體力量共同度過「惡月」的訴求。當然,中國傳統社會歷史悠久,時間跨度長,不同朝代節日的表現也不一樣。同樣是生活的華章,在隋唐之前就顯得更加肅穆神秘一些,隋唐之後則更加歡樂世俗一些。
    但無論怎樣,節日是具有非常性的日子,有專門的名稱,在曆法中位置特殊;有約定俗成的特殊活動;有特殊的活動空間;過節者的體驗和情感特殊。中國古代社會,具有「非常性」的節日和常日交替出現,從整體上決定了時間的節奏和生活的節奏。
    □:民俗文化和節日關係也很重要,因為每到某一種節日,它總會有某一種的民俗表達。比如你的書裏提到明朝的清明節,有很多人從家裏跑到外面,等等,而且大家很高興,當然也有思念哀悼的如清明掃墓。小時候我想像清明節應該是哭的,曾寫了一篇文章幻想去掃墓,說看到媽媽去掃墓哭了,其實這是純想像,現代人已很少哭了。掃墓是慎終追遠之情,懷念時間上過去曾在世上生存過的人。如沒有掃清墓上的落葉和塵埃,沒有食品或鮮花放在那邊,那墓會很孤獨的,掃墓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對前人懷念的情,不想其死後孤寂。
    我們現代人對這種感情已經弱了很多,現在只是一個禮儀,不會去動真情的大哭一場。而且從前的墓還是建立在大自然中的,走到山上可以看到整個天地,然後活著的人和故去的人在那兒團聚,有一種倫理上的關係感通。在這樣一種關係裏面,我們發現去一次清明,孩子的經歷是真正的懷念,而不是做一個儀式,反而現代已經沒有了。現代已經沒有或很少有民俗了,墓都排在一起,從前還看陰宅風水,現在風水都同在一景觀中了,沒有任何特別的。事實上,在現代化過程中破了很多民俗,但現在民俗變成商業上賣給遊客用的。過去,民俗表現有很多形式,應該有一定意義的。
    現代人的親情與血緣基因
    ■:民俗是流動的傳統,與古代相比,民俗包括節日民俗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就像您剛才所談到的一些現象。不過我還想表達一點不同的看法。例如,現代人對於過世的親人的感懷仍然繼續存在,這可能是由於親情或血緣的關係,這是人的本性的一面,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例如我父親去世許多年,儘管有時清明時節不能回到家裏,我仍然會用其它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思念。我想,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些事情在我周圍是相當普遍的。當然,對於親緣關係較遠的先人的感情,可能不如過去那樣濃烈,這應當與社會和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制度變遷有關。中國清明節和其它很多節日,都積澱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審美觀和人生訴求,有些東西已經滲透到血液中,成為民族的基因,也許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那些基礎的東西還在。就清明節來說,它符合或滿足了人們懷念故去親人的人生需要,為緬懷親人提供了很重要的時間和空間。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清明節祭祀是有一定層次的,有國家層面的,像祭祀炎帝和黃帝,它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然後是地方的先賢,對一些為地方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士進行祭祀活動,如四川的清明放水節,是紀念李冰父子開掘都江堰的。其它如祭祀諸葛亮、介子推的活動,也是地方層面的。還有是家族層面的,主要是出於血緣關係的一種祭祀,能夠凝聚家族內部對祖先的感恩和懷念。這不同層面的祭祖行為,讓人們在不同層面具有了血肉聯繫,也因而擁有了不同層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與此同時,我們獲得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深度與前程廣度。而且從這裏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有所來自、有所依託的,大家有著血緣的或地緣的關係以及共同的文化,因而不會覺得過於孤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