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是中国学术腐败的最大发动机 凤凰网文化:教育部是什么角色? 施爱东:因为学术机构中最大的一块就在教育系统,也就是高校。高校的教师、研究人员在全国的学术工作者里面,应该说是最大的一块。说到中国的学术腐败,教育部是最大的发动机,正是它各种各样的评价体制,以及扔不完的各种各样的骨头,导致大多数的学者都逃不开各种各样非学术的东西。 杨早:他们高校里面有一个说法叫做项目化生存,就是我都是为项目生存的。因为你项目拿下来以后,怎么交代,这变成很容易的事情,它是严进宽出。跟大学是一样,进来非常严,但是你出去,怎么都出得去,怎么都能结项。 施爱东: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教育部是中国学术腐败最大的发动机。 凤凰网文化:历史上哪一个阶段,相对来讲学术氛围好一点,较之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它是一个螺旋下降吗? 杨早:最好的时代,远的不说,因为没有现代学术,现代学术最好的时代是上世纪40年代。40年代那个时候,基本上中国建立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然后建立评价体系以后,而且在跟世界接轨,那时候基本上已经跟世界的,不管从文学还是学术来说,我们基本上跟世界的一线是站在一起的。 凤凰网文化:现在咱们和一线的距离? 施爱东:进步肯定是在进步,毕竟你投入了这么多的钱,学者本身也有向上的内驱力,学术成果也在不断积累,时代总是在向前走的,你要说中国学术完全没有进步,或者退步了,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表达的是,这种进步大不如人意。 杨早:但是很显然,海外学者到中国来,他仍然主要是买史料,他不会看你的论著,他觉得没有什么价值。 施爱东: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论著太多了,他眼花缭乱,他们一时间哪分得清哪些是精品哪些是次品。 杨早:他只是听人推荐一下。 施爱东:你想想我们有多少人在评职称,每个人都非得要有专著,而且都在比谁的专著多,谁的论文多,那些老外来了,他能买什么呢?看专著论文成堆的,说得不好听,《文心雕龙》它本身也就一本书,你想想,这个研究《文心雕龙》的专著、论文有多少?至少能堆我们这一个房间吧?你让人家老外来了,他怎么买?他要都买回去,他一辈子也读不完。 杨早:40年代以后,中国的学术确实是跟国际脱离太久,中间经历的挫折也比较大,基本上到了80年代,再重新开始,再恢复元气,80年代那帮学者运气比较好,我们导师那一辈的学者,他前面是空白的,他们直接跨过上一代人,向再上一代人学习,这个导致他们当时上升空间比较快,但是学术发展也是有波峰、波谷的,他开头是一个开放性的空场,空白很多,你只要填补一块空白,你马上就出来了,但是慢慢的,成果越来越多,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发展也越来越平缓以后,它就进入一个收敛期,这个收敛期来说,基本上我们说是出不了大师的,在这个收敛期,你要想比前人做得更好,非常困难,非常、非常的困难。 凤凰网文化:会不会在某一个阶段就是平庸一点? 杨早:可能就是这样子。 施爱东:要说人的智力,你会相信这一代人的智商,或者是这一代人的努力程度就一定比上一代人差吗?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所决定了的,所谓乱世出英雄嘛,比如像胡适他们那个时代,全国总共跟他们平齐的这样一批学者就那么多。做得好不好都能留下点印迹。胡适他们那一代人,有一些人的资质其实也是很一般的,他们做的东西并没有多么的出色,好学者和差学者,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不行,基数太大,你根本看不过来,大家只能比数量,你出了10本书,我出了5本书,数字10和5比起来就方便多了,行,你比我多,你牛。 杨早:民国学者中,许多人学问也没什么了不起。 施爱东:对,可是他放到今天就是经典了,为什么?因为在那一个年代,它留下来的的东西就这么些,可是现在呢?同样的跟他们一样资质的著作,在那个时候,比如说有十本书,你一下就读完了,本本都有价值。可是现在呢,假设是有一万本,你想从一万本书里面挑十本书,你怎么挑?你没法挑。所以一万本的后果是什么?一万个人,你谁也别出头。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大师的,不是说没有具备大师水准的学者,而是不具备凸显大师的学术氛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