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民俗摄影,务必要搞清何谓民俗,何种形式的民俗摄影才更加具有民俗学研究价值。为此本报近期专访了民俗学界的老前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网主持、《中国民俗大系》主编陶立璠教授,请他为我们解析民俗学与民俗学意义上的摄影作品及其价值判断。 民俗摄影应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 中国摄影报:您是民俗学界的前辈,经历了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著作颇丰。而且您非常重视民俗研究特别是非遗普查中的田野作业,而摄影在这种田野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问,据您所知,民俗研究中对于摄影手段的运用大概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何作用? 陶立璠:民俗摄影的概念应该是近十来年才提出的。据我所知,“中国民俗摄影学会”就是以此命名的,表现出该学会对民俗摄影的重视。开始他们还聘我作顾问,但基本上没有顾也没有问。 民俗学研究需要图像配合,以方便读者了解民俗事象本身。但过去留存下来的图像太少,有些还是靠白描绘画手法才得以流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意识回归,加上科技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我们有了记录图像的各式各样的工具。摄影对民俗研究而言非常重要。现在大家也已习惯了在田野调查时带上录音机(笔)、摄像机、照相机。这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是不敢想象的。当时虽有照相机,但是稀罕之物。而现在,但凡一项民俗活动都会看到很多架起长枪短炮的民俗摄影人。 总之,对于民俗学研究而言,形象留存很好。如果将来民俗摄影能成为摄影领域的一大块儿,相信会有不少民俗摄影作品留存,值得参考研究。我们几千年的民俗历史,基本上都是以文字记录的形式留存的,以文献为主。现在不少民俗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已经仅剩了筋骨而少了血肉。就像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过去人们是如何过节的。老中青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节日习俗处在变化之中。如果有一个关于春节文化的历史图谱,从古至今把各种民俗梳理呈现出来,那该多好。 中国摄影报:从过去开始有难度,但即使从今天开始也很有意义。 陶立璠:是的。从图谱的角度讲,清末应经有了照相机,照相馆,真正记录中国人民俗生活的摄影,外国摄影师的作品比中国人的多,要搜寻。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就比较多,也好找到。 中国摄影报:正如您刚才所说,不少民俗活动都会看到很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但鉴于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相应的民俗学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拍摄难免盲目,那该如何判断他们影像的民俗学价值呢? 陶立璠:很多摄影人对民俗感兴趣,从兴趣出发,选择民俗活动作为题材进行摄影,这很好。但民俗摄影的拍摄不应只做纯记录上的准备,也不苛求有多高级的器材。希望大家把民俗摄影和田野调查相结合,了解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以及在今天生活中的表现。先了解清楚,才会知道哪个情景、哪个仪式、哪个环节、瞬间最具有代表性。 民俗摄影家和田野工作者的观念不甚相同。后者往往在民俗活动发生前先期到达,了解整体的情况,做好文字或者录音、录像方面的采集准备工作。对他们而言,其中的影像不需要过多考虑光影和构图,仅需记录事实就可以。而民俗摄影家则更多考虑的是影像的表现力,重在用光和构图。当然,同样的事物,讲讲构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会有更多的理解,但从整体的民俗价值考虑,两者应该结合。民俗摄影家应该了解一些民俗学的理论和知识,然后民俗学界和摄影界多多沟通,形成互补会更好。 详细的说明文字很重要 中国摄影报:如果更多摄影人加入民俗摄影的行列,并且有民俗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支撑,想来国内传统文化保护的队伍会更加壮大,我们的抢救在整体规模上步伐也会加快。 陶立璠: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一支队伍,各地也有相应的组织,不少人也很活跃,器材设备也很高级。但是民俗摄影原则上要忠实于原来的主体,反对摆布。希望大家自然地去捕捉民俗事象中的细节,对于民俗事象做详细的记录,包括历史背景、仪式的开始、过程…… 中国摄影报:就是说一个民俗事象的拍摄应该是一个系列。 陶立璠:是。我们国家目前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00多项,都记录下来不容易,其中有的如民间文学等并不适合影像呈现。但像庙会等民俗事象,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仅仅是一两天跟着大队人马拍摄,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对这个民俗事象的拍摄应该是一个长卷,反映全过程。如时间、地点、节前准备、使用的道具,仪式过程等,都需要做详细的调查。民俗摄影不同于旅行拍摄,目的、责任不同。具体而言,例如庙会中的敬神活动,为什么敬神?敬的什么神?怎么敬神?等等,这些都需要记录。 中国摄影报:那这种系列长卷的民俗拍摄,是否也要考虑景别、排列组合等方面的选择? 陶立璠:当然,镜头可以渲染气氛。比如说放鞭炮、烧香的烟雾,场面的宏大与惊心动魄等。我曾经去过河南的淮阳人祖庙会。据报道最多的一天有80万人进香,打破吉尼斯纪录。看着香客们带着大量的高香敬拜焚烧,场面极其壮观。庙会何以会吸引这么多人?他们不同的人又都有着怎样的诉求?……会有很多感人的东西可供选择和拍摄。 另外,民俗摄影除了很好的画面,还要有很好的文字说明。写好文字说明是民俗摄影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过往看到不少民俗照片,没有文字说明就不知道作者表现了什么内容,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大打折扣。而且这种说明不是简单的标题,二者是两码事。过往不少民俗照片的标题都是作者的臆断,其实事或许正好相反,所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很重要,这需要作者认真去做调查。 一张民俗照片如此,一个系列就更是如此。图片需要文字说明并串联,从而形成民俗知识的历史认知,进而激发人的情感。所以还是那句话,一个优秀的民俗摄影家需要懂民俗,需要知道一些民俗学基础理论和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