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彝族叙事、抒情长诗《阿诗玛》,它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形象,阿诗玛生下来就像花一样漂亮,十分招人喜爱,长大起来,劳动,唱歌无不超群出众。当地有财有势的热布巴拉,看中了阿诗玛的美貌,企图逼阿诗玛与其子阿支成亲,遭拒绝。热布巴拉就派人抢她。她的哥哥阿黑和热布巴拉家斗智比武,得到胜利,终于把妹妹救出来。可是热布巴拉不甘心,求崖神放水淹死兄妹俩。阿诗玛被水冲走了,变成了回声,成为了彝族人民正直、勇敢精神的化身。撒尼人怀恋她,叫唤她的名字,山谷里就传来她的回声。 多少个世纪过去了,“阿诗玛”化成一尊与世长存的石像,挺立在石林深处,正像当地民间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空中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长诗采用浪漫而具有神话色彩的诗性手法,凸显人物的善与美、智慧与力量、勤劳与勇敢。如长诗中写阿诗玛六、七岁会坐在门坎上替母亲捻线团,八、九岁手拿镰刀挖野菜,十岁用砍刀割草,十二岁挑水做饭,十四岁赶羊、绣花……显然,在彝族先民心目中,辛勤劳动是必不可少的美德,“春夏来耕种,秋天来收获,会盘田的人,我方中意。”这是阿诗玛的择偶标准,也是彝族先民的审美标准。《阿诗玛》中还专门写了阿黑与热布巴拉父子进行砍枝、撒种、剥虎皮的比赛,在剑拔弩张的斗争之前,还插入了一段阿黑与财主之子阿支比赛“讲细话”(“赛智力”)的戏剧性场面,对剥削者的无能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辛辣的讽刺,都形成了鲜明的美丑对照,象类似的审美倾向描述,决非无足轻重的闲笔。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劳动与美密不可分,这是早期彝族民间文学的共同特点。在彝族民间文学中似乎表现得格外充分、突出,连劳动场面,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乃至与生产劳动有关的事物,都成为一种审美对象来表现,作为了诗歌吟颂的对象,并且,主人公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也都同物质生产技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劳动为中心,衡量人们行为美与丑、道德好坏的重要准则。 彝族叙事、抒情长诗《阿诗玛》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自1954年,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文联,组织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搜集整理出版问世以来,它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使人们对少数民族具有优美文学的客观事实增加了认识,而且把眼光扩展到了其它少数民族文学遗产的发掘和整理上,促进和推动了这方面的工作。《阿诗玛》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多次再版,并以八种文字传播于海外,并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公认的优秀作品编进了高等院校“民间文学”教科书、权威性辞书《辞海》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在国内外放映,同样好评如潮,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音乐歌舞片《阿诗玛》,1982年曾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 在当时交通和信息都很封闭落后的情况下,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使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一个神奇美好、令人向往的云南,对提高云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阿诗玛》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是这件作品本身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它成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一个历史性的新起点,而是它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逐渐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学的一个前进路标和典范,为以后推动我国民间文艺如何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道路,树立了一面旗帜、一座丰碑。 云南是全国有名的旅游文化大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各种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许多价值无法估量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环境在云南大地,特别是分布在广袤的农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日渐萎缩和消失。有学者形容说:“我们丢掉的是那些有祖母爱意的东西,照此下去,我们将面临对一个完全没有自己民族味道的世界。”尽管《阿诗玛》有了许多整理文本,但它代替不了民间艺人的撒尼月琴弹唱,因为《阿诗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的。随着会唱《阿诗玛》的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阿诗玛》面临后继乏人、日趋濒危的境地。好在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对《阿诗玛》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扶持,切实加以保护。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应的保护计划,比如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一直采用双语教育,让孩子们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不要丢掉自己的母语。保护一批阿诗玛文化生态村、编著一套阿诗玛文化丛书,建立“阿诗玛文化展览馆”、“阿诗玛文化传习馆”,充分向社会展示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中有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一系列保护与开发措施,注册一批“阿诗玛”文化商标,建立一项“阿诗玛”保护基金等,为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原本一个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最终成为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名的文化符号,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彝族文化世代相传的表现形式。 今天的阿诗玛,她不再是一个诗中人物,不再是一部电影,也不止是民族代表,她是云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2004年8月6日,纪念叙事长诗《阿诗玛》发表50周年、电影《阿诗玛》摄制40周年暨《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举行,这是第一次以《阿诗玛》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2年,民间艺人王玉芳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五 总而言之,彝族民间文学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历史画面,以四大叙事、抒情诗为代表的作品,是奴隶制度下彝族先民痛苦与反抗的缩影,四大史诗中带有诡异色彩的神话故事,也是古代彝族社会生活的某些投影,彝族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大大加强了它的艺术表现力,使它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如果说神话中的想象主要是出于认识自然的话,那么,传说、故事中的想象,则无疑是文学作品惯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这些自然中见惯的事物,一经想象点染,就带上了一种神秘、瑰丽的色彩而显得异乎寻常起来。正是彝族先民这种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的表现,才使得彝族民间文学的作者们创作出了半神半人的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和阿鲁举热,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压迫誓死不从的彝族姑娘阿诗玛和咪衣噜,机智幽默、敢于蔑视土司老爷的错尔木呷和罗牧阿智。 因此,彝族民间文学,它是直接扎根于劳动人民生活土壤中的文学,它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合了彝族人民的艺术才能,它是彝族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彝族文学之源,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是一定社会生活在彝族先民头脑中形象化反映的产物。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彝族民间文学的创作者,同时亦是传承者。彝族民间文学,它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地体现着历史前进的要求和方向,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在劳苦大众的文学作品里,它从不粉饰自己的苦难生活,从不掩盖旧世界的黑暗。反之,却往往予以深刻的描绘和浓郁的笔墨,直截了当反映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的积极反抗,强烈地表现了彝族先民热爱乡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民族的高尚精神。它赞颂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歌唱坚贞的爱情,表现劳苦人民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明朗地显示了彝族人民率真而朴实的现实生活。彝族民间文学中惯用的单纯、凝练、粗犷、幽默等艺术风格,则更集中地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