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底,中央为了贯彻胡耀邦同志关于在全国要加强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再教育的指示,决定让云南组织一个民族民俗展览于1986年10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云南省非常重视这个展览,认为这是宣传云南的大好机会。1985年初,以副省长刀国栋为组长的展览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安排我负责照片的收集、拍照和对外报道。经过一年多紧张、艰苦、有序的筹备,共搜集了2000多件实物展品,几千幅照片,拍摄了200多本录相资料。 1986年9月初,布展人员来到北京。北京民族文化宫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展览馆,提供给我们的又是最好的展厅——中央大厅和一楼东大厅。9月25日上午9时,《云南民族民俗展》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全国政协副主席缪云台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展览分两部分。一是综合馆,二是节庆乐舞厅。共展出照片402张,灯光照片25张,实物1500多件。实物展品与照片图版、电视录相、模型复原、现场表演等相辅相成。使观众对云南各兄弟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既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又能身临其境,体察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实物陈列采用开放式,即不把实物展品放在玻璃橱柜里。至于白族中堂的复原陈列,观众可以入堂端坐;傣族竹楼模型与原件一样大小,观众可以登室与傣家女畅谈。4位傣、德昂、哈尼、彝等民族的农家女的纺织表演,展示了少数民族纺织工艺的发展史。此外,还从怒江、德宏、大理、版纳、红河等州,以及临沧、玉溪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民中选出40来位能歌善舞者,组成由彝、傈僳、哈尼、佤、基诺、傣等民族组成的乐舞队,在展演厅表演民俗乐舞。有彝族的《打歌》、《烟合舞》、《金鸡情》;哈尼族的《神密的铓》、《棕扇舞》、《金镲舞》、《麻赤多》、《白伞舞》;傈僳族的《牵吾牵》、《的哩嘟》、《土琵琶舞》;佤族的《木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还有各族共跳的《竹木欢歌》。这些民俗乐舞再现了云南民族民间歌舞的“土”和“野”。其中的一些舞蹈后来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了奖。展出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状态,立体感强,受到各方面人士的欢迎,参观人数每天在2000人上下。不少观众留言赞美展览搞得“有声有色”,“把云南20多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了。” 在一个多月的展出中,许多中央部委领导、各省市自治区领导都前来参观。胡耀邦同志也委派夫人李昭来看望我们。胡耀邦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调查了解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状况时,曾深入到潞西县傣族农民纺织专业户金咪相家。那次展览,金咪相专门表演傣族的纺织。 展览也引起了首都学术界的重视。开幕当天,敦煌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学者常书鸿参观了展览,并为展览题词。在京的民族学、音乐、舞蹈、文博专家在观看展览后,还特地召开座谈会。专家们说,进了《云南民族民俗展》的展厅,如同踏上祖国西南边疆那块美丽的土地,同那里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云南民族民俗展》在京展出后,还到日本等国展览,扩大了云南的对外宣传,提高了云南的知名度。而展览留下来的资料、实物也为后来建云南民族博物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