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冯骥才:年味回归,期待百姓智慧(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新民网 2011-01-28 05:55 记者 王斯敏 参加讨论

    记者:新的载体,这的确是问题的肯綮所在。就好像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山路,来到水边,却还没有建造好渡河的船。
    冯骥才:对。在时代转型期,我们的文化有时会出现轮空。当然,也不能说今天对年俗没有创造。有几个创造应该注意。第一个,春节晚会。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春节晚会受到了老百姓怎样的欢迎,现在不管老百姓对春晚有多大的意见,但是如果不办了,相信反对的人更多。这说明春节晚会在人们的心里已经站住脚了,人们需要这样一台晚会。为什么春晚能在百姓心里站住脚?因为它符合了春节习俗的几点要求:一是阖家团聚。吃完年夜饭了,老老小小围坐在一起,看一台热闹的晚会,符合我们过年的习惯和意义要求。二是以笑为主题,阖家欢乐,所以春节晚会从来没有悲剧。第三个,春晚是陪着人们熬过凌晨零点的,符合中华民族守岁的习俗。因此说,春晚是我们的一个创造。但和传统民俗不一样的是,春晚是电视晚会,电视是看的,可民俗具有参与性,每个人都是主角,都能尽兴,电视却只能被动接受。所以,人们有些意见,在所难免。
    再比如手机拜年。我曾经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叫《短信拜年,真好》。尽管我有些怕拜年短信,一开手机,“哗”一下几百条拜年短信都来了,难以招架,但是没有的话,遥远的朋友没法沟通。人们处理短信各有各的方式,但至少把年的感情发挥了一下。短信拜年就是一种新创造。当然,这些够吗?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创造。
    最重要的还是发动民间的智慧
    记者:创造新的,那么旧的年俗怎么办,安然地进入博物馆,静默于历史吗?
    冯骥才:不要轻视传统的力量。旧的年俗并没有消亡,旧的文化也没有被简单丢弃。我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保留了很多传统表现,比如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等等。
    其实,对传统方式进行一些再创造,依然能够适应今天的新要求。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敬一丹春节来天津,想采访天津怎么过年,我就领她去了年货市场。在一个专门卖剪纸、年画的摊位前,我拿起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菱形福字问她:“你知道这个是贴在哪里的吗?”她没见过,我告诉她,是贴在电脑上的,黑屏幕上拿小小的红色福字一装点,年味就出来了。人们创造的文化都是安慰自己心灵的,有这么一个福字在眼前,心里就高兴。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们已经开始立足传统创造新的文化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年的情怀了。
    记者:您曾经这样发问:谁来操办我们的节日?那么,对于春节文化而言,谁来负起这个责任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冯骥才:先给你讲一件事。这两天我收到了一个年轻人寄给我的礼包,里面是他自己做的对联、福字、门神等等。他做的门神不是一对,而是河南传统的单尊门神“独坐天”,正适合今天家居单扇门用。我觉得非常好,这就是一种智慧。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创造各种新的文化方式,帮助我们的文化渡过难关,使它能够传承下去。这就依靠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国家自觉、地方政府自觉、社会各界自觉,因此我们艺术界、文化界、民俗界都在努力,创造适合今天的文化,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创造。这个年轻人这么做,说明有人已经开始琢磨这个事了,我觉得要鼓励,要发动民间的智慧。
    另外,我觉得也不需要太着急。因为原有的一整套年文化,是用了将近一千年才创造出来的,现在才一二十年,不可能那么快把年俗完成了。按照民俗学的观点,传承三代才叫民俗。所以现在是一个正在创造、正处于形成中的时期,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思考和创造新的“年载体”,我们完全能够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用自己创造的文化来享受自己的节日。(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