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邹农俭]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邹农俭 参加讨论

    (2)激励机制
    由于学科体制的限制,各种管理体制也呈僵化,特别是激励机制。就目前来说,在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发表、科研奖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申请及拨款、职务的晋升等等都是以单学科为轴心来运作的。学术研究领域缺乏对跨学科研究应有的激励机制。跨学科研究,往往说起来十分重要,但事实上难以落实。同时,在现行科研体制之下,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也面临重重困难,一些具备跨学科研究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的专家学者,由于得不到支持而陷入困境,继而放弃跨学科研究。因此,对于跨学科研究,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在项目的立项、成果的奖励方面对跨学科研究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倾斜。
     3.调整目前高校的学院体制
    高校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承接载体。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院设置都为按照学科专业来设计的,大多为一个学科设置一个相应的学院,有的是过去的什么什么系换块牌子改称为学院,一般大学里有二三十个学院。学校配置资源时也是按照学院为单元来进行的。学院与学院之间是平行关系,相互独立,一般是一个处级单位。学院是实施教学、科研的实体,在学院内部进行学科建设。这种学院设置,由于是按学科来划定的,所以在进行同样是本专业的教学、学科建设显得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但由于学院与学院之间界线分明,壁垒森严,如要进行不同学院之间的联合、协同攻关、合作研究则难以办到了。而现在许许多多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身是“问题”,不是专业,不是单一学科,对这些“问题”需要多个学院、多个学科来协同攻关,这种学院体制就力不从心了。所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院体制难以承担起跨学科研究的重任。现在有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感到这方面的问题,有的在学院的架构基础上,建立若干高于学院的学部,旨在使得跨学科研究有操作的平台;有的缩并按专业划分的小型学院,将若干互相关联、比较接近的学科、学院组建形成规模比较大的学院,也是想便于综合性地来研究问题,实施跨学科研究。从发展趋向来看,将若干相互关联的学科整合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术单元里,称学院也好,或称学部也罢,并将这种学术单元实体化,使之成为高校中的重心所在,应当是我国高校学院体制演变的基本走向,在这个新的学院体制内,跨学科研究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了。
    注释:
    ①刘霓:《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实践》,《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②文洪朝:《跨学科研究——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冯刚:《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④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2006年第3期。
    ⑤刘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创新论坛》2005年第26卷,第1期。
    ⑥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⑦席酉民:《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的矛盾怎么解决?》,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建议,2005年6月。
    参考文献:
    [1]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冯刚:《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2006年第3期。
    [4]刘霓:《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实践》,《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刘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创新论坛》2005年第1期。
    (本文刊于《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