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1月5日在海南举行。作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民间故事”普查项目的成果——《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一书喜获殊荣。该书由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历时近三年整理、编辑完成,文本计12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通过神话、人物传说、风物传说、生活故事、幻想故事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事象的描述,勾勒出了辽宁历史上的自然风貌和社会风情,展现了多民族间的纠纷、交往、融合及共同开发这片沃土的历史画卷。 “老的不讲古,小的离了谱。”古往今来,辽东满族民间盛行讲故事之风。他们用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子孙、记录历史。寒冬里的漫漫长夜,劳作休息的田间地头,时时处处可见老人讲故事的情景。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或举行婚丧嫁娶时,一些人家还邀请来说书、唱戏的民间艺人,增添喜气和活力。 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歌谣》、《中国民间谚语》等“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发现能讲述百则以上的故事家百余人,编印故事家专辑11部。 《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主编、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秋说:“改革开放初期,辽东地区满族民间故事资源丰富,像深藏的大油田,钻个眼儿就可以发生‘井喷’。讲述者个个都是故事行家,把讲出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完整鲜活的民间文学作品。” 然而三十年过去了,受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辽东地区家家讲故事、听故事的场面不复存在,满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也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2008年,“满族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辽宁省重新启动了对满族民间故事的普查,成立了以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为项目责任单位的“满族民间故事”调查组,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普查、搜集和保护工作。 调查组在重新调研后发现,满族民间故事消失的速度远比人们想像的还要惊人。之前发现的能讲50则以上的故事家多数已离世,健在者也由于讲述故事环境的消失,多年不讲故事,讲述质量明显下降。正如桓仁满族自治县拐磨子镇的满族故事家富察德生所说:“我们已经是最后一批会讲满族故事的人,我们不在了,就没人会讲了。” “故事家的离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抢救、保护满族民间故事迫在眉睫。”主持此次普查及负责《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主编工作的夏秋说,“就在项目组筹备普查的过程中,本溪满族自治县泥塔村的一位重要故事讲述人突然去世,近百则满族民间故事就这样随着讲述人的故去而湮没了,这让项目组进一步认识到‘满族民间故事’项目的濒危性。” 三年来,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走访了清原、新宾、本溪、桓仁、岫岩、凤城等6个县,访问200多位村民,录音140小时,采集满族民间故事800余则,对满族民间故事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普查、田野调查、资料整理、项目文本和录像片制作的工作。 项目组根据普查的结果,运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深入研究满族民间故事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整理编辑出版了这部120万字的《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这标志着此次普查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夏秋表示,这些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学作品,对于与辽宁区域生态环境抗争的族群生存史,有近乎全景式的展演,是对族群生命意识的艺术展现与诗化歌颂。书中收集的满族民间故事中,无论是极具幻想色彩的幻想故事,还是切近现实几近“白描”的生活故事,乃至谐趣盎然、喜感十足的短小笑话,都可以让人们体察到辽东满族民众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样态及精神状貌,把握到他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观察与认知,对祖先的尊敬与追念,对历史的回顾与记忆,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对本族同胞的认同与情感,对异族文化的接纳与包容,对生产与生活的操作与承继,对真善美的赞美与追求,对假恶丑的讽刺与抗争,体现着辽宁满族民众特有的人生观念与哲学思维。 夏秋说,普查采录满族民间故事的工作就像是在修复一幅国宝级的历史风俗画卷。这不只是为了保留保存,更是在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特色,因为它是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民众共同创造的文化样式之一,它流淌在民众的血液里。(光明日报记者 吴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