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汪玢玲]赫赫女神 飞御八荒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汪玢玲 参加讨论

    《萨满教女神》一书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项目。由吉林省萨满教研究专家富育光、王宏刚合著,作为萨满教文化研究丛书首编,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
    8年前,我读过富育光同志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的《满族萨满教女神初探》的文章,得知本民族萨满教女神有如此之多,而且其中竟有像拖亚拉哈那样的盗火女神,很为震动,当即撰写论文《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拖亚拉哈》,在上海《民间文艺季刊》发表。以之和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英雄相比较,说明中国盗火女神显示了母系社会女神的特点和它所反映的东方原始宗教火崇拜的浓重意味。我们因有拖亚拉哈这样把天火盗藏腹中,忍受自己被烧得变形的痛苦,把温暖和光明带到人间的女神而自豪。不管她被发现得多么晚(其后,在河南也发现了汉族的《商伯盗火》口碑神话),我们也总算摘掉了“东方无盗火英雄神话”的帽子。
    今天拜读富、王两位多年辛苦调查,勤奋研究的成果,全面揭示母系社会女神创造世界的光辉。从而再次领会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原始宗教在保存神话方面的重大意义。加上近年其他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的出版,我们完全可以告别中国神话片断、零散、无序、无章的时代了。因而这部《萨满教女神》,在文化史上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萨满教女神》一书开篇也说:萨满教萌生于人猿揖别后人类漫长的蒙昧时代,兴起并繁荣于母系社会,绵续于父系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影响一直到今天,萨满教分布如此广大的地域,又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历史,表明它对人类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作者以自己长期在中国东北地区满、蒙、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朝鲜等民族中田野调查所得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有关的考古、文献资料,首次系统地疏理出在萨满教祭礼及神话中所存在的有代表性的女神神系,揭示女神神系的特征、功能、价值及其萌生、形成,嬗变的历史原因,从而展示北方先民生动而丰富的精神景观及其中所寓含的原始哲学观与社会观。
    全书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共分创世女神、自然--文化女神、文化英雄女神、图腾--始母神、萨满女神五个神系。每一神系中又有细目多端,生动地描述了天界诸神怎样创造世界,怎样为维护氏族利益、造福人类而忘我劳作,甚至牺牲自己。其神之多,足有三百。正如一位萨满老人所说:”吾族所祭至高无上的母亲神灵之多,神名之重,譬如兴安(岭)之树,不可指数“!且不说创世主神之神绩,连萨满教九层天上,每一层天都有30尊女神司职,九层就是270名,今日能数得上名字的,也足有170名之多!
    本书重点以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九个”腓凌“(段落)展示了远古洪荒年代,宇宙的原始形态和女神们怎样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宇宙最初的形态是天连水,水连天,天水相连,流溢不定的。到处是水泡泡,于是从水泡泡里生出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她初生时像水泡泡那么小,可是她越长越大,后来高过穹宇,身子轻得能浮于空宇,也能沉于水下,她无处不在。她能”气生万物,光生万物,身生万物“.天地清浊两分时,阿布卡赫赫下身又裂生出巴那母赫赫(地神)女神,宇宙有了天地姊妹尊神,然后气浮于天,光游于宇,又从阿布卡赫赫身上裂生出卧勒多赫赫,她是司光明之神。于是创世女神由阿布卡赫天神发展为巴那母赫赫地神、卧勒多赫赫光神(亦即布星神那丹那拉呼),三女神”同身同根,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各司其职,统领宇宙。她们先造了许多女人,后来又仿造动物(特别是熊)给他们所造的人安上了”索索“(女真土语男性生殖器),于是有了男人(在造男人过程中有许多民间情趣)。男神是怎么来的呢,多由女神变来。由于地母巴那母赫赫好睡,天神阿布卡赫赫特做了敖钦女神督促地母工作,并给她安上了九头八臂,因此敖钦本领极大,且能自生自育。后来更变成男神耶鲁里。他性淫暴烈,力大无穷,进而欺凌女神,反抗女天神阿布卡赫赫,于是引起天宫大战,阿布卡赫赫多次被恶神耶鲁里戏耍、打败,骗入雪窟,几至于死,后来她调动众女神合力作战,终于大获全胜。于此创世神话既反映了原始先民观察宇宙的感受,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来源于”水泡泡“的物质世界。也正如希腊神话一说女神维那斯出自水中泡沫一样,反映了原始先民朴素的唯物观点。并且和当代众多科学家所认识的原始宇宙是十分相近的。神话强调了水泡泡物质世界这一点,实际上寓含着水孕育生命、”水是生命的母体“的科学道理。而先有女神,又经过男女同体能自生自育,最后是出现了男神,男神比女神凶恶,被认为是恶神,不可战胜。这两个神系的斗争,岂不正是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激烈斗争的曲折反映?各种神话都反映了神与自然的斗争和宇宙中神际关系的斗争,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斗争。流传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的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是一个以东海哑女成为威名盖世的女萨满,征伐四方,成为七百噶珊(部落)的女罕,将家乡建成和平幸福的乐园。她是太阳神的女儿,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进行了数次海上远征,收服了诸多岛国,有大东旦国、小东旦国、女儿国等。最后乌布西奔妈妈在东征途中逝世,被族人安葬在锡霍特山。这部史诗中也提到三百女神,并记录了海岛风俗。从诗中描写的女英雄看,乌布西奔妈妈很可能是古代东海女真族女权盛期女酋长兼女宗教首领(女萨满)的艺术统一体,是古代政教合一的部族领袖的典型形象,是个半神半人的英雄女神。其他本书分析了布星神那丹那拉呼及其他星群中的女神,柳图腾始母神及文化英雄神鹰女神等,都有一定深度,表现了一定的理论洞察力,揭示了萨满教女神崇拜所寓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提出了一些理论新说,看到了原始宗教中的积极战斗意识。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原始宗教是人类在大自然威力下,感到自身力量相对渺小,因而产生恐惧的表现。而本书通过大量实例和透彻的分析,提出女神崇拜相当重要的内容是人类自身文化力量的崇拜--是借助这种文化力量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实践,从而提出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女神崇拜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形态。也即是说,作者通过萨满教女神活动中的战斗力,除一般地对自然膜拜之外,看到了原始先民企图借助神力征服自然的积极因素,抓住了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的区别,很好地说明了原始宗教古朴天真之处。这也就是看到了费尔巴哈的说的”宗教中的那些反宗教现象,最通俗地揭露了宗教的起源。“是符合唯物主义原理的。该书以大量生动的史实,论析女神崇拜与北方民族精神风貌与民族性格的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揭示北方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崛起的历史之谜。并论述了萨满教所蕴含的北方先民丰富的原始天文、医药、生产、道德礼仪包括体育等知识,它与民间神汉巫婆等的迷信活动有着某种质的区别。萨满教作为北方氏族部落的精神文化代表,它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形态,形象地记录了人类童年时代心灵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人类祖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自己的斗争。作者最后提出:萨满教女神崇拜作为一种自然宗教形态,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沉,但它所寓含的北方先民在与自然搏斗中产生的积极的精神成果--群体意识,英雄主义、人本倾向、战斗精神,对母性的高扬、对友情的忠诚,对世界的探索,人际之间的亲和心等等,对未来人类的文化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02期,第78-7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