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达岭长城的传说”,于2008年6月 7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在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总长度为8851.8公里,从东向西行经我国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城传说中,率先在国家的层面上得到了保护,这件事无论在北京市、还是全国,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长城传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作为我国古代伟大防御工程,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遗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其次,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在其持续两千多年漫长的修建历史里,沿线地区的广大民众围绕着修建工程的坚苦卓绝、建筑技术的智慧结晶、防御功能的历史贡献,以及与长城相关的史事、人物、风物、逸事等,创作了无以数计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从民众的立场构建了长城的文化内涵,述说着我国北方的民众社会史,成为认识长城、乃至认识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诚然,八达岭长城只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部分,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只是万里长城传说的一个部分,尽管如此,北京市延庆县的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学工作者们,在2006年启动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所搜集记录下来的这些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在长城所经过的十个省区中起了带头作用。摆在我面前的这部《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文稿,就是主编们从这次普查中搜集记录的传说中遴选出来的精品(部分传说为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搜集来的)。笔者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万里长城全线的传说搜集出版,那将是一部民众眼中的万里长城史。 一般说来,传说是描述某种自然物(如山水地貌、风景名胜、物产风物)、人物(历史人物或社会底层人物如工匠等)、事件、习俗的故事。传说总是依附于这些自然物、人物、事件、习俗,并以其为核心;或受到这些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触发,从而根据自己对这些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了解、感受和认识,并赋予一定的想象编织出一些故事来。这些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民众中口口相传,并在流传中添枝加叶,于是,关于某个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传说就形成了。传说的发生发展,如同滚雪球,在滚动中粘连,甚至会把另一个(种)传说的情节也附会进来。这种情况在八达岭长城传说中并非鲜见,如《小丫头与秦始皇》的主要情节,可能是借用了或套用了“孔子回车”故事;《佛爷洞的故事》,显然是著名的烂柯忘归故事的移植或套用。因此,距离作为传说核心的事物、人物、事件、习俗发生的时间越远,被人们添加到传说中来的情节也就越丰富。 八达岭长城传说的滥觞与嬗变,也大体遵循着这一规律。要么是触发于万里长城的修建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在八达岭长城修建过程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要么依附于八达岭长城这一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以及在关城、敌楼等险要建筑物的修建中发生的奇异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大体是自明代以降就在世代居住在八达岭一带延庆县的民众(主要是农民)中被口头创作出来并代代流传的叙事作品。这些传说虽然“流淌”过了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却并没有像某些时政歌谣那样被老百姓所遗弃,被时代所淘汰,它们还依然鲜活,依然为老百姓记忆在心中、传承在口头上。从这些在21世纪之初,主要是从农民口头讲述中记录采集下来的八达岭长城传说的文本中,我们读出了下面这些信息:民众在这些传说中倾注了自己的爱憎情仇;表达了民众的政治观点和伦理道德;显示了民众的智慧和知识;传达了民众的理想和憧憬。譬如,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民众有民众的看法,史家有史家的看法,统治者有统治者的看法。民众在传说中表达的看法,与史书上写的并不一致、甚至迥然有别。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功莫大焉。老百姓不是史学家,他们无法对其功过是非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他们所看到的和述说的,则是血淋淋的事实,是秦始皇暴君的一面。传说描述秦始皇使用一切残忍的手段施于筑城民工,涂炭生灵,包括埋尸于城墙之中,如孟姜女迢迢千里送寒衣,而丈夫范喜良劳累而死,尸体却被埋在了墙体中(《孟姜女的传说》、《血斑石》、《白花石》)。为了不让民工们有片刻的休息,秦始皇不惜在民工中施放蚊子和苍蝇等毒虫(《蚊子和苍蝇》)。民间传说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是弥足珍贵的。 这些主要流传于社会底层、不见经传的口头叙事传说,是民众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就其内容而言,长城传说应属于地方风物传说,但又不完全是狭义的地方风物传说,还包含了人物传说和史事传说,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道佛仙人传说和民间俗信传说。因此不妨说,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说群”。由于这些传说产生和流传于我国北部的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其内容构成的丰富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该传说群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性文化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