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词的特殊省略方式 温州方言有完全相同的说法,“一万三千”说成“万三”,“一千四百”说成“千四”“一斤四两”说成“斤四”,“一千四五百”说“千四五”。吴语中除了温州方言以外,处州方言也有这种语言现象。但是从台州开始一直到苏南,数词都没有这种省略方式。粤语和闽语都有这种说法。广西的平话有这种说法,但是西南官话不说。见于文献的这种语言现象还有湖南的湘乡话和汝城话[24],客家话[24](另严修鸿提供资料)我们可以把这种语法现象画成一个语言特征的分布图。 以上3个考古器物特征与3个语言特征的分布图并不完全重合,其中有很多原因。一个原因可能是考古发现和语言发现不完全。例如,铜鼓的考古发现只限于两广与云贵一带,要不是在吴语中发现“铜鼓”一词,我们只能断定江浙不属于铜鼓文化区。我们在铜鼓的分布图上看到,湖南缺了一块,像是铜鼓文化区中的一块飞地,所以我们猜测它也可能是在这个文化区以内,只不过考古、地名和语言方面还没有发现其线索而已。内破音的分布图上湖南也是缺了一块,郑张尚芳先生告诉我,在湖南的西南角可能有内破音的分布,因为缺乏材料的证据,图上暂缺。其次,在中原权威方言的影响下,南方方言的一些特征处于消失的过程中,而且各种特征的消失速度不一样。吴孙亮太平二年分置临海郡,包括现在的温州、处州和台州,至东晋明帝元年分置永嘉郡,才把温州与台州分开,所以两地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密切的。但是数词的特殊省略方式出现于温州而不出现于台州,唯一的解释是台州受北部方言的影响,放弃了数词的这种特殊省略方式。广西的平话与西南官话犬牙相错,但是在这个语言现象上分得很清楚,平话有而官话没有。这是因为平话是广西的土著方言,而西南官话来自北方。一般都认为词汇变化较快,其次是语音,语法最稳固。其实不尽然,最核心的词汇是最稳固的,如“侬”这种核心词至今还保留在几乎所有的吴语和闽语。其次是非区别性的语音特征,如汉语方言中内破音与p、t之间不对立,当古代的百越族接受北面汉语的时候,可以用他们母语音系中的来发北部汉语中的p、t,而不发生语义上的混乱。人们学习语言总是有一个惰性,能不改就不改,所以古百越先民的内破音就这样一代代地保留下来。相比之下句法的类型却更容易改变。所以,上文所举的三个语言特征,因为变化的速度不一样,其地理分布也会有所不同。此外,文化的发生和传播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有段石锛在中印半岛不出现,而内破音在中印半岛广泛地分布。我们的解释是,语言特征先于器物特征。有段石锛大概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从大陆向东传到台湾、菲律宾和南洋,但是并没有传到中印半岛。但是语言中的内破音在有段石锛发明以前早就存在了,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中印半岛。这个例子和“铜鼓”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在研究古代人类的分布方面,语言学的证据有时候比考古的材料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林惠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J].考古学报,1958,(3). [2]吕荣芳.中国东南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印纹陶[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1959,(2). [3]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记录[A].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奥德里古尔.岑麒祥译.历史和地理怎样可以解释某些语音上的发展[J].语言研究,1959,(4). [5]Parker.The Wenchow dialect[J].China Review,1984,(12). [6]傅国通等.浙江吴语分区[A].浙江省语言学会语言学年刊第3期[C].1985. [7]钱乃荣.现代吴语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8]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4种,1928 [9]赵元任.中国方言中爆发音的种类[J].史语所集刊,1935,5(4). [10]郑张尚芳.浦城方言的南北区分[J].方言,1985,(2). [11]陈忠敏.论南汇方言三种缩气塞音[J].语言研究,1998,(1). [12]喻世长.布依语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3]郑张尚芳.浙西方言的声母脱落现象[A].吴语与闽语的比较研究(中国东南方言比较丛书第1辑)[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4]曾晓渝.汉水词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15]潘悟云.喉音考[J].民族语文,1997,(5). [16]曹志耘等.吴语处衢方言研究[M].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 12.2000. [17]李如龙等.福州方言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8]平田昌司等.徽州方言研究[M].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 9.1998. [19]李如龙,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20]马蓉芳.藤县方言考[J].广西师大学报,1987,(4). [21]毛宗武等.瑶族语言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22]韦庆稳等.壮语简志[M].民族出版社,1980. [23]喻翠容等.傣语简志[M].民族出版社,1980. [24]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本文原载《语言研究》2004年04期,第89~95页,文中注释等请参见纸质媒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