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11)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成臻铭 参加讨论

    总之,土司文化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家族文化和政治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统一体,是一种具有多元性、原生性、本土性、政治性、多样性特点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属性与特点决定了土司的文化认同具有传统认同、民族认同、地方认同、家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多向性,决定了其文化互动是在拥有共同世系和共同文化特征的多元文化系统中进行的内向性互动,决定了土司文化的本质就是多元多样的伦理型政治文化,决定了其与目前正在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村民自治具有文化上的同一性。这是土司所特有的文化类型,也可以说是它的灵魂与精髓,表现出了强烈的念旧情结与守土情结。这种文化类型,是前述土司类型历时性的产物,借用林耀华先生的话说,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即自然地理条件)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土司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21]这种多元多样的伦理型政治文化现象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土司及其先祖在一定的地域内改造自然、改造所谓的“家/国/天下”而逐步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过程。
    (二)土司文化的研究价值
    土司文化的属性、特点、本质及类型,决定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既然土司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土司的文化认同具有多向性,土司文化互动具有内向性,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论从何种视角审视我国土司文化的发展,都会发现土司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多向、下沉和内缩的;乡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乡土文化的土司文化在本地域的文化互动是内向的,来自土司之间的婚姻亲和力和来自中央政府或土司之间的强制力将会促使个别土司在本地域内或者跨地域,进行文化互动;土司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经典和民族贵族上层的政治文化,其主要是通过各家族村社均定期参与的文体活动,实现经典的政治文化与大众的社会文化衔接;作为乡土文化象征的土司文化,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汉族文化至少在微型社区层面具有同构性,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融合。土司文化的上述特性,对于借助局部土司文化观察整体土司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土司文化,对于通过土司文化解读民族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土司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土司文化本身具有旅游的、教育的和政治的研究价值。首先是土司文化旅游研究价值。土司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司行为文化或土司政治行为、土司物态文化或土司政治体系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等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包括书写艺术、雕刻艺术和包括音乐舞蹈表演、体育活动在内的行为艺术等艺术行为。后者主要包括土司建筑、金石碑刻、摩崖石刻、衣食住行物品等土司遗物、遗址和遗迹。对这些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研究以及多方面多层次复制、复原等开发性研究,可以培育土司文化产业,营造土司文化氛围,树立地方形象,从而吸引大量旅游观光者和投资开发者,拉动地方经济,给地方及人民带来可观经济收益。其次是土司文化的教育研究价值。土司文化既然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那么,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掘乡土文化和家族文化之中的“孝文化”等,就必须要研究土司文化。如前所论,由于我国的“身/家/国/天下”是粘连在一起的,因而,爱国就可以与爱家、爱民族相比类。即使是土司强烈的念旧情结与守土情结,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危亡之时也会转化为一种不死的爱国力量。[22]只是在研究土司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剔除其政治文化、家族文化之不合理的部分。再次是土司文化的政治研究价值。如前所言,土司现象出现于两宋之交,结束于1958年新中国民主改革之后,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持续到这么长的时间。土司统治为何长期延续?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土司制度给土司赋予了结构性的权力,而土司能够利用这些权力将自署职官以及属民的权利与义务紧密地关联起来,在管理中防患于未然,将忧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还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净化土司区的社会秩序,同时也值得当今民族区域地方构建和谐社会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