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古籍 研究人员深入村寨抢救古籍 东巴文化、贝叶文化、毕摩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青铜文化、古滇文化、本主文化、摩梭母系文化、梯田文化、茶文化等一系列独特文化相容共生,众多民族、众多文化在这块红土地上的繁衍和发展,使云南成为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纳西族的东巴古籍,彝族的毕摩文献,傣族的贝叶经书,白、壮、瑶、布依等民族采用的方块汉字及其变体;哈尼、佤、景颇、布朗、普米等民族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历史文化……这些少数民族古籍是全人类不可再生的共有遗产。 笔者: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一直稳步前进,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抢救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您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吗? 普学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搜集抢救少数民族古籍3900余册(件),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民委抢救彝文古籍50余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抢救傣文古籍和贝叶经书100余种,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院抢救藏文文书600余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关部门抢救彝文古籍300余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抢救傣文古籍400余册,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抢救东巴古籍100余册。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民委、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料库。 笔者:在搜集抢救工作的基础上,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的翻译、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特别是300卷少数民族古籍经典出版计划,现在的进展如何? 普学旺:云南省口传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发展迅速。省财政于2003年投入70余万元专款,出版了收录云南26个民族200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口传古籍《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上下册)、《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云南卷》(上下册)、《中国谚语集成·云南卷》,计600余万字。此外,我们从2002年开始组织百余位专家编撰《云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至2007年,编撰任务全部完成。 2000年,投资400多万元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了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2002年,投资700多万元的《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整理、翻译、出版工作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翻译完成90卷,出版30卷。2005年,投资1000万元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53卷编译工作,年内可出版30卷。这近两亿字的300卷丛书为云南省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此外,各地还零星翻译、整理、出版了一批少数民族古籍,如我们编辑出版了《彝族原始宗教绘画》、《云南回族人物碑传精选》、《彝族打歌调》、《求取占卜经》、《景颇族传统祭词译注》、《沙萨纳芒鉴》、《苗族指路经》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搜集出版了《阿细颇先基》、《阿细指路经》;石林彝族自治县组织翻译出版了《石林彝文古籍丛书》;丽江市编辑出版了《纳西东巴故事集》等。这些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全面发展。 笔者:云南省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提要》)的编纂工作非常重视,在结出累累硕果的同时也给其他省区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请您介绍一下编纂工作的成果及目前的进展情况。 普学旺:2003年,云南省承担编辑任务的《纳西族卷》作为《总目提要》首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国家民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2004年,《白族卷》又作为《总目提要》第二卷出版。由于质量上乘,《纳西族卷》和《白族卷》先后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哈尼族卷》的编撰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余22个少数民族的古籍编目任务已完成70%以上,成果字数达1000余万字。 笔者:云南文化建设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为了使全省上下对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加深认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意识,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做了哪些宣传工作? 普学旺:2003年,我们在《今日民族》杂志第5期组织发表了一批宣传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文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近20年来的工作做了全面介绍。同年,我们又以《纳西族卷》的出版、《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为契机,召开新闻座谈会,《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等23家新闻媒体单位,做了50余次宣传报道。新华网、云南信息港等网站发布新闻20余篇。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播放新闻10多次。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光明日报总编室《情况反映》和《云南内参》等则对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的流失情况做了全方位报道,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工作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2004年9月,我们与云南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人类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展》大型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云南26个民族的古籍文化遗产,以视觉广、角度新、内容全而吸引了3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有10余万观众参观展览。 如今,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哈尼族的口传古籍《四季生产调》、藏族古籍《格萨尔》、拉祜族古籍《牡帕密帕》、阿昌族口传古籍《遮帕麻和遮咪麻》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百乐书》、《粘响》等一批古籍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今年6月,推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云南省就有:彝族史诗《梅葛》、《查姆》、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愣格莱标》、哈尼族长诗《哈尼哈吧》、佤族神话《司岗里》、傣族长诗《召树屯与喃木诺娜》。 笔者:无数作家、艺术家和学者在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汲取养分,完成了众多不朽的杰作。他们是如何实现了古老文化的艺术再现,又取得了怎样的收效? 普学旺:落户在西双版纳的大型歌舞晚会《勐巴拉娜西》就取材于贝叶经里的故事,古老传说的重新打造,使歌舞晚会实现了双赢。2007年,这台晚会创造了2710万元的产值,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提升了西双版纳的旅游形象,成为这一地区旅游业复苏的“形象使者”。 2002年5月,众多章节取材于东巴古籍的《丽水金沙》横空出世,这台荟萃丽江8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意象,全面展示丽江独特民族文化的大型歌舞迄今走过了6个年头,演出4100多场,接待观众240万人次,总收入近2.2亿元。 毕摩经对文化旅游业的贡献更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的建造,从它的外型设计到每一面墙上的浮雕作品,全部出自博大的毕摩经,而大型歌舞《太阳女》则充分诠释了毕摩经里奇丽的内涵。 (李成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