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袁学骏]论耿村文化生态(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苑出版社网站 袁学骏 参加讨论

    二是故事下传到另一个人或几个人那里,就发生了新的演变,表现了故事传承的个人选择性。这是审美心理、记忆力差别和表达水平高低所造成的。
    三是对主人公张冠李戴,改变故事的背景。他们把诸葛亮说成了刘伯温,把明朝人说成了清朝人,也把外地传说讲成了当地传说,还有的把传说变成了生活故事或幻想故事,或是把生活故事、笑话、幻想故事变成了传说。有时也把传统故事讲成了新故事。
    四是打破已有的故事套路。套路的确重要,它有利于故事结构的稳定和讲述效果的发挥。相对而言,耿村女故事家的讲述套路较死,不会轻易在情节细节上加减,语言表达次序更便听众记忆,但也容易让人感到老气。男故事家的套路观念则比较淡漠,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作品的新鲜感。现在的一批中青年讲述者,虽然继承了一批传统故事,但他们的许多作品无所谓套路,尤其是非箭垛式历史人物传说和大量新故事,与AT法的母题距离拉大。这是因为社会生活在纷繁演进,农民的审美观念在发生变化,他们讲述的套路感、模式化越来越淡,对故事的“微调”越来越多。
    五是个人原创作品也渗入其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亲历故事、当地故事、故事家故事,还有一批没有原型的自由想象、联想的故事。比如张才长听人夜晚骂偷自行车的人,灵机一动就讲出了《娘儿俩装疯》,成为一次成功的创新。高丙中先生在本书题词中说:“叙事的能力是中华民族创造潜能的重要指标!”这句话是对耿村民间故事家幻想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
    六是发现一些故事正在形成过程中。比如靳言文的《恶媳陷地死》,徐荣信的黄巢起义故事《双雄会师》,还有刘志敏讲述共和国大将的《陈赓的故事》等,从讲述和文本两个角度考察可以看到,这些新传入或原创性的故事需要有一个个人化的消化和定型过程。记忆和遗忘、加工和传承都是正常的。
    我发现耿村故事像长河流水一样不断向前,故事传承的长链正在随着时光延伸,新人新作品的出现不可遏制。有人曾预言十年、二十年后耿村故事就会消亡,现在看来言之不确。耿村文化的吸纳力、包容性、适应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反弹力都比较强。它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生存发展力量。然而,我们也发现,十几年前全村流行的代表性作品当前流传很少。比如,已故的大故事家王玉田的《赵母三谏君》和《三代人比美》,王仁礼生前被广泛叫好的《秦始皇赶集》等公认的代表作品,好像被现在的人们遗忘了。
    应当说,耿村的文化现实证明,口头文学的群体生态是在滚动中发展的。犹如滚雪球,虽然越滚越大,但滚动中总有失落。作品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适应性,那便是被裹在雪球里面的部分,让人看不到了。这就形成了后来居上、晚到受宠的现象。也像刺猬打滚扎枣,有的扎上了,有的又掉了,总之是不断更新。本来故事家是见闻较广的人,但似乎谁也无法继承先辈所有的故事,似乎谁在一定时间段内都要有一批自己的得意之作、拿手好戏。他们还有几十年前听过而几十年后才猛然想起的东西。书中附记里,一些讲述者都谈到了这一点。
    
    “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传统冠中华”(乌丙安先生题词)。18年来的追踪观察,证明耿村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落典型是当之无愧的。本人曾在1988年冬天的一次普查中,半夜里想起一句话:“耿村无欺,自昭天下。”现在验证之,仍然无愧无悔。英国民俗学大师弗雷泽在《金枝》中说,理论是经常变化的,而事实是最珍贵的。是的,耿村丰富多彩的事实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
    本人也感慨于钟敬文先生于1988年11月在《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总序中所说:“中国民俗学的经历,虽然总的说来,是在前进,但形成上却是相当曲折的。”回想耿村文化工程从1987年春天开始大规模的长时间的驻村调查以来,不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真与假、肯定与否定之争,要不要新故事之争,政府行为、集体驻村普查与个人行为孰好孰赖之争,方言讲述与改为普通话讲述之争吗?也是风风雨雨18年了。通过这部书,将进一步证明:坚持不断进行普查和跟踪观察,就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积累;坚持得越久,就会发现得越多。这里还想引用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所说的:“本书的目标就在于(1)展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活跃于人类大多数种族中,并为一切文学叙事形式奠定了基础;(2)使读者了解世界上绝大多数民间故事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们本身的故事趣味,而且因为它们是文化的重要因素……”的确,故事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虽然古人已经逝去,但他们还留在今天的口碑中,某些风俗已经消失,也还能从故事中找到蛛丝马迹。汤普森还说,要把书面和口头的传说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从耿村这批作品来看,直接来自书本的故事不断改头换面地个人化、地方化,估计也有200篇左右,来自戏曲、广播、影视等渠道的转化物更是大有其在。我们无法把它们完全剥离出来。汤普森认为这是故事学者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实际上将这“两种叙事传统”完全分开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说,直接和间接来自书本和媒体的故事在耿村是老少皆有,各类作品皆有。所以,这部书不是仅仅从文学视角的故事精选,而是力求比较全面、客观的口头作品生态的一次定格。
    我们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故事中表现了耿村人的农民立场和文化精神,表现了最为传统的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观念,表现了当今平民百姓的生存理念、志趣和愿景,像野火烧不尽的草根,像雷打不动的岩层,任凭岁月流逝而生生不息。
    这是来自农民中间的草根文学。孔子曰:“礼失求诸野。”我们应当经常求之于民间的“野人”,或许他们可以教给我们一些千古不变的真理。
    (《耿村一千零一夜》,2006年2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